
科学认识:微量元素检测
顾名思义,微量元素是含量微少的营养物质,医学上通常把在人体含量不及0.01%的铁、铜、锌、碘等矿物质营养素称为微量元素。 虽然含量较少,但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关系密切,容易缺乏,而且缺乏后可导致贫血、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等各种病理生理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儿童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在提高,防治微量元素缺乏也越来越被儿科医生重视。随着社会的关注度增高及微量元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被广泛知晓,催生了一些医疗机构,甚至有把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一种盈利手段实施。如此父母该如何科学的认识微量元素检测的意义,作出明智的选择和应对。特做如下阐述,希望能帮助父母科学认识微量元素检测的意义。
一、常见微量元素缺乏对人体的影响
二、孩子微量元素到底要不要查?
(1)2013年10月原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的通知》,明确指出:
①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
②根据儿童的临床症状,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微量元素检测,但要规范取血技术操作和保存流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
③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
所以,正常儿童健康体检、普通就医、打疫苗等不需要查微量元素。就是说孩子能吃能喝能睡,微量元素不要查。
(2)以下情况需要考虑检查微量元素:
①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慢性腹泻;
②严重挑食、偏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③贫血;
④免疫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
⑤某些皮肤疾病。
三、微量元素有哪些检查方法?
(1)抽血检查包括:手指末梢血和静脉血检查。
①手指血检查:扎一个小针眼,将血挤出来,挤的过程中,织液混入血中将血液稀释,化验结果数值定一定100%不准确。
②静脉血检测:结果比指血检测可靠
但是科学的说,人体的微量元素不只存在于血清中,更多的微量元素多在细胞、组织中,这些元素的组织含量是没办法检测的,静脉血检查也不能全面反映微量元素在体内的真实营养状况。在目前没有比静脉血查微量元素更好的方法之前,静脉血检查微量元素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2)常见微量元素检测方法:
①夹手检查-忽悠人!
②剪头发检查-不科学!
③血液检查-有偏差!
总之,微量元素检测需要结合孩子的情况,辩证的看待这一个问题。既不能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没有原则的检查。
四、宝宝指甲异常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的相关性
白色斑点:多是由于受到挤压,碰撞,致使甲根部甲母质细胞受到损伤导致。也可能是蛔虫症、胃肠道有病、贫血或营养不良等导致。还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每个指甲上都会有白点。
甲周倒刺:倒刺在医学上称为逆剥。宝贝长倒刺多是由于咬指甲或粗糙物体的摩擦造成。另外,由于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引起皮肤干燥也易长倒刺。脱皮情况严重者可能是有免疫方面的疾病(例如:皮肌炎)。
长小凹窝:这种指甲征象可以发生于正常宝宝,也可以见于银屑病(也就是“牛皮癣”)、湿疹等皮肤病患儿。宝宝银屑病不是因传染所致,而多与遗传有关。
指甲粗糙:宝宝指甲变得粗糙多是由于维生素B缺乏引起。
指甲薄脆:宝宝甲板比较薄脆这种现象可见于扁平苔藓等皮肤病,但更多是由于指甲营养不良引起的。指甲中97%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补充蛋白质对宝宝很重要,而且微量元素的补充也必不可少。
匙状甲:1、正常变化(宝宝指甲生长的必经历程);2、缺铁性贫血、缺乏维生素B2、B3、C;3、其他罕见系统疾病,如梅毒、甲状腺障碍,风湿热。
杵状甲:1、家族遗传;2、先天性心脏病;3、缺碘。
软甲:1、缺乏维生素A、B6、C、D; 2、低血钙; 3、严重营养不良。
甲床分离:1、缺铁性贫血;2、缺乏维生素B3;3、细菌感染;4、外伤;5、频繁接触到水。
五、微量元素缺乏如何食补?
缺铁:可多食黑木耳、海藻类、动物肝脏、黄花菜、血豆腐、蘑菇、油菜、腐竹、芝麻等。
缺锌:可多食鱼、牡蛎、瘦猪肉、牛肉、羊肉、动物肝肾、蛋类、奶制品、干酪、花生、芝麻、大豆制品、核桃、糙米、粗面粉等。
缺钙:奶类、豆制品坚果类含钙丰富;鱼肝油(维牛素D3),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多晒太阳。
本文是寸丽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