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出血日常防治
鼻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鼻出血虽然发生在鼻腔,但它却可能不仅与鼻腔局部的疾病有关,还可能是多种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中老年人发生鼻出血的情况比较普遍,据临床资料的粗略统计,在因鼻出血而住院的患者中,50岁以上的人占了大部分。
鼻出血,在年轻人来说,出血多发生在鼻腔的前部,通常由于鼻中隔偏曲、经常抠挖鼻孔等原因,导致鼻腔内的粘膜破损渗血或是小血管破损而出血,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出血多可自行停止。
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其出血的部位往往多位于鼻腔后部,主要为鼻-鼻咽静脉丛处。而且不仅出血的位置与一般年轻人的不同外,其出血的原因也有所不同,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往往不是外伤所致,多由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不少病例由于是大的静脉血管出血、加上血压较高,血管的弹性差,出血常常比较猛。而患者看到出血量较多时,情绪会更加紧张而使血压继续升高,进一步加重了出血、而出血部位又位于鼻腔深部,比较隐秘,不易找到,所以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应当引起老年人的重视。
鼻出血如果短时间内失血量较多,则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贫血、急性失血性休克、脑血管意外、窒息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人群,他们的血管条件往往较差,脆性比较大,容易发生出血,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钠等抗血液凝固的药物也会引起血液凝固异常而导致出血更加容易发生。此外,如气候干燥、气温骤然变化、患者情绪激动、打喷嚏、剧烈咳嗽、大便时努挣、乱吃补药等也都有可能促使鼻出血的发生。而在众多的原因中,高血压是其主要原因。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日渐增高,加入高血压病行列的人们也越来越多。有关报道认为,高血压而导致的鼻出血在整个鼻出血发病的人群中占到了10%甚至25%。而近年来,单纯的收缩压升高(高压)的高血压所引起的鼻出血患者越来越多。这类患者更容易受情绪波动、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而导致鼻出血的发生,因此,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应当重视鼻出血的预防。
对老年人而言,反复多次的鼻出血还往往可能是脑出血的先兆信号。老年人鼻腔里的血管发生硬化,血管壁变厚,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当血压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脑血管未破裂,鼻腔的血管先发生了破裂而出现鼻出血。有路可走,压力得以缓解,血压降低了,减少了脑出血的危险。因此,患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性疾病的老年人若出现反复鼻出血,尤其应提高警惕。
日常防治鼻出血要从平时的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其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遇到不顺心的事要注意排解,不要过于激动,不轻易动怒,始终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平和的心态。
二是要注意规律排便,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保证一定的食物量,并注意补充一定量的膳食纤维,适当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的及过于油腻的食物,戒除烟酒,以免滋生火热。如厕时尽量让大便自行解出,即使出现有便意而大便不下的情况,也不要着急使劲用力努挣,防止因此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引发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平时就患有便秘的,要及时就医,并正规治疗以保证大便的正常。
三是患有高血压病的,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吩咐正确服用降压药,服药要定时、定量,并注意坚持自测血压,以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的范围。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并经医生确定需要终生服药者,切不可自行停药。一旦发现服药效果不理想的,也不要擅自换服其它药物,而应当,及时到医院复诊,由医生根据具体血压情况调整用药。
四是要注意止嚏、止咳。人们在打喷嚏时或剧烈咳嗽时,血液被挤压出胸腔,从而使得流入头面部及四肢的血液增多,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增高,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所以应及时进行止嚏、止咳治疗,有过敏性鼻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尤要重视。
五是要注意不要勿盲目进补。中医的进补十分讲究辨证,人参、鹿茸等一些药物虽然名贵,但绝非人人皆宜,热性体质的人如果服用壮阳的的补品后,很容易动火伤津,进而导致鼻出血的发生。
六是要注意气候变化,尤其是秋冬季节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都较低,干燥空气经鼻腔吸入时,使鼻腔粘膜脱水,影响了纤毛的功能,增加了血管的脆性,而且老年人呼吸道腺体萎缩,分泌功能减退,鼻腔越发干燥,更加容易出血。在室内,我们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或简易方法进行加湿,外出应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后,血管由舒张转为收缩,则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致使出血。鼻腔干燥的还可以用金霉素眼药膏或黄芩油膏等涂抹鼻腔,以减少鼻腔水分的蒸发,保持鼻腔局部的湿润。
七是患有脑梗塞、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由于病情需要,长期服用或者注射抗凝药物,应定期抽血检查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等。另外,尿毒症进行透析治疗者也应当及时监测血液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在家中一旦发生鼻出血,也不要惊慌,平时就注意学一点应急措施,对及时处理鼻出血会有所帮助,这些家庭应急措施主要包括:
1、少量出血者,可自行处理,其方法是,一是将出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压住鼻孔,并保持5~10分钟,以止血。如两侧均出血,则捏住两侧鼻翼,用口呼吸。鼻血止住后,鼻孔中多有凝血块,不要急于将其弄出,因为它们有堵塞破损的作用,同时尽量避免用力打喷嚏和揉搓鼻部,防止再出血。亦可用干净的药棉堵塞出血侧的鼻孔;二是用冷毛巾或冰袋敷患者的前额或后枕部;三是以温热水泡脚,以使下肢血管舒张,让流回心脏的血量减少,从而再从心脏泵出的血量也减少,降低血压,缓解出血势头。
出血虽少,经自行止血无明显好转或出血加重、或一开始出血的时候,出血量就比较大,势头猛者,应在简易自救的同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抓紧时间在家属陪同下前往医院救治。
2、发现出血后,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一般应取坐位或半坐位,头略向前倾,全身放松;出血时要注意不要仰头,因为仰头会使血液流往咽喉部,当血量过多、出血过急时,容易呛入气管,进入肺内,引起呼吸困难、吸入性肺炎乃至窒息;出血时还要注意的是不要低头,如果出血时低头,有可能会引起充血性头痛。
如果口中的血液较多,应尽量吐出而不要下咽,因为鼻血经咽喉进入胃内,有可能会刺激胃肠黏膜,使胃部产生不适乃至引发呕吐、腹胀等,并且不利于估算出血量。
3、出血时不管是家属还是患者本人都要保持镇静,紧张、慌乱只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致使血压继续升高,造成继续出血的可能。如果出血较多,出血部位在鼻腔后部,到医院进行止血后,医生通常会将出血侧的整个鼻孔从前到后全部填塞起来。这样,患者会感觉比较痛苦,有的还会使人茶饭不思、难以入睡。容易使人产生烦躁情绪,进而导致血压上升、这样的情况下患者一定要注意克服暂时的痛苦,保持稳定的情绪。
鼻出血属于耳鼻喉科急症,难治性鼻出血经填塞、内镜下烧灼止血等可能仍会出现反复出血,必要时可能需要介入科配合行血管栓塞治疗。
本文是赵晶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