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得胜 本报记者 陈易君
1月8日,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核医学、放射学的专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上海交大医学院等医院的博导、院长等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00多家医院的专家、院长近300人莅临泸州,把目光聚焦在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举行的PET/CT开机典礼和学术交流活动上。
PET/CT 总投资近5000万元
泸州医学院副院长、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廖斌在开机仪式上介绍说,PET/CT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高端的医学成像设备,它真正开启了人类医疗史上的分子影像学时代。PET/CT在泸医附院及川南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是泸医附院核医学科发展的里程碑式进步
据泸医附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教授介绍,PET/CT必须经国家卫生部批准,获得配置证后才能购买。泸医附院从2008年开始着手申请购买,经过两年的努力,于2010年成功引进。该设备在全省仅4台,其余3台均在成都。它的引进,将造福川南及周边地区8市75个区县6000万百姓。为了安装这台设备,泸医附院专门按照高端诊疗设备的就诊检查接待标准,把核医学科的负二楼整个楼层重新装修,作为该项检查的候诊室、检查室、休息室等。从购买到最后投入使用,泸医附院总投资近5000万元。
PET/CT能给肿瘤定位
与身价相比,PET/CT设备在医学领域的作用更让人震惊。在随后举行的学术交流会上,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主委、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教授作了《PET/CT在放疗计划中的应用进展》专题报告。PET/CT可以像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一样,能给患者体内的肿瘤进行定位。
只需10-20分钟的时间,PET/CT就能在没有创伤的情况下,对患者全身形成完整的影像资料。患者身体内是否有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需不需进行手术都能一目了然;对于已经进行手术的癌症患者,通过PET/CT检查,可以诊断肿瘤切除是否成功,癌细胞是否转移等。目前,PET/CT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恶性肿瘤分期、早期评估治疗效果、鉴别复发与坏死、寻找原发灶、辅助放疗计划制定、指导临床活检定位、评估恶性病变的分化程度和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PET/CT检查影像数据,帮助医生解决了很多临床的疑难问题,改变了约30%~40%的治疗方案,已成为绝大多数肿瘤治疗决策的必要参考依据。同时,有40%的患者因为PET/CT避免了手术之苦,让治疗更合理,更个性化。
主动申请参加开机典礼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她是PET/CT 的受益者。2008年她被查出是肺癌晚期,同年进行了切除手术。这两年一直在做保守治疗。去年4月,她在泸医附院进行生物治疗期间,得知医院引进了PET/CT。通过国外工作的儿子,得知这台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虽然设备还在测试阶段,她还是坚持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肿瘤切除很成功,药物控制也很有效果,肿瘤没有出现转移。现在,她过得更踏实了。
PET/CT 让体检更彻底
泸医附院核医学科自2010年4月PET/CT试运行以来,已完成检查400余人次,其中不少人都是看似健康的病人。身体到底好不好,有没有隐患,只要到PET/CT做体检,就一目了然。上海华山医院PET中心主任、国家第六届MBA成就奖获得者许震生在当天的学术会上,作了题为《PET/CT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优势》的专题报告,充分阐述了PET/CT在健康体检中的优势——能早期发现危害健康的重大疾病。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它作为高危疾病的筛查手段,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泸医附院的一位医生就是在通过PET/CT作健康体检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患了甲状腺瘤。因为发现早,半个月后,病人术后康复。
此外,PET/CT在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方面也有独到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指导和改善了临床治疗方案。
新闻链接>>>
PET/CT(即派特CT)实际上是PET和CT的有机结合:PET采用正电子核素为示踪剂,通过病灶对示踪剂的摄取了解其功能代谢状态,可宏观显示各脏器的生理、病理特征,更容易发现病灶;CT提供病变部位的形态学特点(形态、结构、大小、密度、边缘)。PET犹如大海中的灯塔,CT犹如航线图,二者优势互补,可全面、准确发现病灶,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价值。其临床应用主要包括: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健康体检。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