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嘉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肺癌的靶向治疗

发表者:杨思嘉 人已读

肺癌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前者多见,占80%以上,主要包括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等。早期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肺癌失去手术机会,可采用放化疗、靶向治疗、射频消融以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靶向治疗。

肺癌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是由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外因指环境因素,内因指机体基因突变。肺癌的发生均存在基因突变,临床上通过获取患者的肺癌组织进行基因检测,从而发现突变基因,针对突变基因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这就是靶向治疗。目前临床上针对肺癌进行检测的主要基因有EGFR、ALK、ROS1等。基因检测主要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突变率较高的肺腺癌。

EGER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的突变率约30%,其中肺腺癌患者的突变率约50%,鳞癌患者约10%。相应的靶向药物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埃克替尼、奥希替尼等。

ALK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突变率约5%,主要出现在不吸烟或少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且通常与EGFR基因突变不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相应的靶向药物有: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布加替尼、劳拉替尼等。

ROS1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突变率约1%,主要出现在不吸烟或少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且通常与其它驱动基因无重叠。相应的靶向药物有:克唑替尼、塞瑞替尼。

相对于传统的晚期肺癌治疗方法,靶向治疗效果一般较好,副作用相对较轻,可以联合其它手段共同治疗肺癌,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涉及各类肿瘤的基因研究如火如荼,新的靶向药物不断涌现,未来肺癌患者可选择的治疗药物将越来越多。


本文是杨思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