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稳定 三甲
黄稳定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骨软组织外科

借我一双慧眼,认识脊柱骨巨细胞瘤

2794人已读

上一篇文章我以问答的形式给朋友们介绍了骨巨细胞瘤的基本知识,接下来我给大家带来脊柱骨巨细胞瘤及四肢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脊柱骨巨细胞瘤不同于四肢,其临床表现通常比较隐匿,影像学不典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诊断较为困难。而且,目前尚无针对骨巨细胞瘤的特异性生物学标记物,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无特殊帮助。因此,脊柱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有必要严格遵循“三结合原则”,即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相结合。

临床表现

① 疼痛:是脊柱骨巨细胞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通常是最初症状,甚至是就诊时的唯一症状。主要是由于肿瘤侵犯局部组织而引起,但早期疼痛往往不典型。

② 神经功能障碍:是除疼痛之外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由肿瘤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引起,其严重程度与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程度相关。由于骨巨细胞瘤呈偏心性生长,因此症状通常偏向一侧肢体。

③ 脊柱畸形:可由椎体病理性骨折引起,也可由肿瘤造成的疼痛刺激而出现脊柱侧弯

影像学诊断

X线检查:由于脊柱结构复杂,X线表现往往比较隐蔽、不典型。可显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肥皂泡样改变不明显,周围没有硬化带及骨膜反应。

CT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可显示椎体及附件呈溶骨性、膨胀性、偏心性改变,多数有椎旁软组织肿块形成。骨破坏区内可有粗细不一、数量不等的骨嵴,形成多房性的所谓“肥皂泡”样外观,也可呈均一性圆形或卵圆形溶骨腔。肿瘤大多无硬化性边缘和骨膜反应,有时肿瘤内含有囊腔。

C.jpgD.jpg

MR检查:有助于明确肿瘤与椎管内及椎旁软组织结构的关系,肿瘤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多呈等、低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者表现为多囊状高信号,可见液-液平面。

G.jpg

核素骨扫描或PET/CT检查:主要用于明确全身骨骼受累情况,尤其是对多中心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但通常不作为常规和首选检查。

病理学诊断

病理诊断是骨巨细胞瘤诊断的金标准。术前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的类型,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患者预后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活检主要有切开活检或穿刺活检,首选CT引导下穿刺活检,由熟练的医师完成。如穿刺活检无法明确,则建议重新穿刺或切开活检。

黄稳定
黄稳定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骨软组织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