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让人侧目的弱视究竟几何?

发表者:李杰 人已读

随着学龄前儿童视力普查的规范与推广, “弱视”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生活中,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的烦恼与担忧。然而,很多家长朋友对弱视的认识并不准确,今天就跟大家普及一下弱视相关的知识。

我们来解读一下弱视的定义,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内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其所处年龄段的正常视力范围下限,同时眼睛并无任何器质性疾病。这儿有3点需注意,首先 “最佳矫正视力”指排除了屈光不正的干扰后的视力,也就是说戴镜视力,我们不能把近视远视散光导致的裸眼视力低称为弱视;其次视力需要和相应的年龄匹配,儿童的视力是随年龄增长的,不排除不少孩子3岁就能达到1.0,但并不能以此为标准,我国的标准是3~5岁最低视力是0.5,6岁是0.7,7岁是0.8,在这个范围内都达标,不算弱视;最后,眼睛必须是相对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的那部分视力差不能算作弱视,例如先天性白内障的晶状体混浊直接引起的视力差不是弱视,而间接导致的视觉发育迟滞才称为弱视,弱视形成基本原因只包括:形觉剥夺,屈光参差,屈光不正,斜视;其他原因都不能造成弱视。

另外,定义还需要补充一点:若左右眼分别的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大于两行(视力表上的行数),即使差眼视力达标,也要高度怀疑弱视。因此, “弱视”的帽子可不是查个视力不达标就随便 “扣上”的,需要严格的眼部疾患排查、屈光矫正以及病因学分析。

我国弱视的发病率约为3%,其实算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弱视的孩子表现常常包括眯眼,歪头,视物近,此外还保持喜揉眼,注意力不集中等,以往轻度的弱视或是单眼弱视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往往被家长忽略。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幼儿园做到了常规对孩子的视力进行筛查,由此早期发现了很多弱视的孩子,但同时也使家长们谈“弱视”而色变。

其实完全不必谈“弱视”而色变,因为学龄前发现的弱视治愈率非常高,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差,所需时间也越长,而公认12岁以后的弱视的很难完全治愈,成人弱视的治疗更是世界医学难题。

弱视的治疗原则包括:①屈光矫正:屈光不正是弱视最常见的病因,佩戴眼镜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②遮盖治疗:对于双眼视力不一致的患儿,遮盖健眼促进弱视眼发育是最经典的疗法;③视觉训练:针对斜视性弱视以及非黄斑注视的患儿,视觉刺激训练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 “形觉剥夺性弱视”常见于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等,则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还有一些并发其他发育异常的弱视,如先天性眼球震颤,小眼球等,通过弱视治疗也能部分提高视力。

许多家长认为弱视是缺乏某种营养素,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前面已经提到了弱视的致病原因,是不包括营养缺乏的,因此,在这里一并告知大家,目前并无充分的医学证据可证明某种维生素或药物可治愈弱视。

最后总结一下,弱视的诊断具有严格的定义,与儿童年龄,屈光状态,致病原因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全面的考虑上述因素,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弱视若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一般均较好,有望完全治愈,家长朋友无须过分担忧。

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

李杰


本文是李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