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双利 三甲
王双利 副主任医师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

一例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的诊疗经验分享

2274人已读

患儿,陈××,女,3月,因“产前发现腹部包块生后持续存在3月,哭闹、纳差伴腹胀5天”入住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患儿孕足月,剖腹产娩出,出生时情况可,无窒息及抢救史。母孕18周时四维彩超发现其腹部囊性包块,之后一直监测腹部彩超,腹部包块一直存在并较前增大。出生后查腹部彩超,考虑“肠重复畸形?肠系膜囊肿?”患儿无明显症状,食欲可(奶量100-120ml/次),两便可,故家属未做特殊处理。5天前患儿突然出现阵发性哭吵不安,食欲逐渐减退(奶量降至50ml)时有拒奶,伴腹胀,呈进行性加重,病程中有发热,最高体温38.5摄氏度,无抽搐,予退烧药(具体不详)治疗后体温可下降至正常,但反复。3天前每日自解黄色糊便,量不多,近2天来未解大便,家属遂将患儿带至我院。

入院后查体:T37.5℃,P110次/分,R30次/分,Wt5kg。刺激反应可,精神欠佳,皮肤稍干躁,弹性一般。唇淡红,双肺无啰音。心脏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膨隆,可见腹壁血管显露,腹肌软,未扪及明显包块,压腹部患儿有哭吵,腹水征(-),肠鸣音活跃。肛门未见异常,通便后肛门有排气,有少许黄稀便排出,含未消化奶凝块,味腥。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轻度贫血,电解质提示低钠,低氯,低钾。总胆汁酸、心肌酶谱轻度升高。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胸片、ECG、心脏、头颅彩超,未见异常。钡灌肠造影检查提示回盲部占位性包块。腹部CT亦提示右腹部包块。

钡灌肠造影

IMG_20190811_102158.jpg

腹部CT

IMG_20190828_220725.jpg

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患儿腹部包块诊断明确,因病情加重,具备手术探查指征,积极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证实包块位于回盲部内,因无法剥离,遂行回盲部、部分回肠结肠切除术+回肠结肠吻合术。

mmexport1565585409002.jpg

切开回盲部见包块包膜完整,偏囊性,边界清楚。病理检查提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回盲部)。

IMG_20190812_121022.jpg

术后患儿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及静脉营养等治疗。术后第三天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少,停胃管,同时患儿恢复排气排便。术后第六天试喂糖水,第七天开始逐渐开奶。至出院时患儿奶量100-120ml/次。

该病例术后诊断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诊断依据:1、产前产后,该包块一直存在,B超ct提示肠重复畸形可能,说明在B超和ct上,囊肿的结构类似肠重复畸形的囊壁结构,可与肠系膜囊肿鉴别(上皮细胞构成,囊壁成半透明状。囊壁菲薄肌层组织)。2、肠重复畸形,多在婴儿期发病,表现为阵发性哭吵,呕吐,腹胀,便秘,该患儿3月龄,也是因为近期哭吵,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少就诊,说明存在不全性肠梗阻表现。3、肠重复畸形的形态,多呈圆形囊状和长管状结构,紧密附着于消化道很少游离于消化道之外。4、病理类型,肠内囊肿型多位于粘膜下层或肌层,向肠腔突出,多见于回盲瓣附近 ,符合术中所见。5、我院病理报告确诊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6、对于腹部良性包块引发肠梗阻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术后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王双利
王双利 副主任医师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