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吴昱 人已读
你家孩子的大便正常吗?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每个家长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健康,其中孩子的大便是否正常是家长尤为关注的问题。今天我们来看看什么样的大便是正常的,什么样的大便是异常的。
大便是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以后排出体外的食物残渣,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2小时。
大便的次数每个人都不一样,只要没有腹胀、腹痛,排便时舒畅,大便是软的,一天一次,两天一次,或者几天一次都是正常的。婴儿的大便次数较成人多,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孩子,一天3-4次都是正常的。人工喂养的孩子每日1-2次。
大便的形状,也就是软硬度,是否成形。婴儿一般是糊状便,儿童和成人是香蕉状便。
大便的颜色一般是黄色的。这是因为消化过程中,肝脏产生胆汁,在肠道先是黄绿色,随着不断稀释,逐渐变为黄色,被肠道细菌还原后,变成白色,在肠道下段被空气氧化后再次变成黄色。所以,一般情况下,大便是黄色的。大便颜色可以被食物影响,吃了很多绿叶菜,大便可能是绿色或偏黑色。如果吃了动物血液,大便也会是黑色的。
如果大便是白色的,就说明胆汁没有到达肠道,提示胆道梗阻,是一种严重的问题。
如果没有吃富含铁的蔬菜、血液,大便却是黑色的,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消化道的出血,小孩子容易鼻出血,吞咽后也可能出现黑色大便。
如果大便带血,一种情况是鲜血混在大便里,或者是有少许血滴、血丝,提示下消化道出血,或者肛裂等直肠肛门疾病。
大便的气味也需要特别注意。吃肉多大便臭味明显;碳水化合物消化的不好会产生酸味;腥臭味、鱼腥味提示肠道细菌感染,要特别注意!
婴儿的大便比较特殊,和喂养方式关系密切。
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多是糊状的,金黄色或者淡绿色,不臭,稍酸,每天1-7次或1-2周一次(只要宝宝喂养正常,没有腹胀表现,大便性状好,不影响吃奶、睡眠,体重增长良好)都是正常的。
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大便要稠些,次数较少,颜色呈淡黄色或褐色,臭味更明显些,出现奶瓣的几率要大。
添加辅食后,大便会更稠些,颜色更深,更臭。
刚开始添加菜泥的宝宝,大便里有少量的菜泥是正常的,不是肠道功能不好的表现哦!如果出现大量菜泥,大便变稀,说明孩子对菜泥吸收不好,可以过段时间再添加。
对于宝宝大便里的奶瓣,就是白色的颗粒状、小块或瓣状物,可能是酪蛋白的凝结物,所以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出现奶瓣比较多。
新生儿排完胎便后,容易出现奶瓣,是孩子肠道刚开始工作,正常的适应阶段。
若果孩子出现生长发育落后,就需要到医院检查,可能提示孩子消化功能有异常。
大便里的泡沫是什么呢?
泡沫就说明大便里有气体,气体是没有吸收完全的糖分在大肠被细菌发酵产生的,还有酸味产生。如果长时间如此,需要警惕乳糖不耐受!
大便里的黏液是怎么回事?
黏液是肠黏膜分泌的,是肠道的一种防御屏障,防治异物进入肠黏膜,还能润滑肠道,便于大便排出。正常时,量很少,肉眼是看不到的,如果比较明显,说明黏液分泌量大。
如果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只有黏液便一点异常,不用担心,可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
如果黏液便,还带血,或有脓液,腥臭味明显,腹痛腹胀,甚至频繁呕吐,那说明肠道出现了严重的疾患,需要及时就医。
比如,侵袭性细菌性肠炎,会出现粘液脓血便;大孩子的炎症性肠病,会出现粘液便、脓血便;便秘的孩子因为大便太硬不好排,所以肠道分泌更多黏液。
现在你知道孩子大便什么样是正常的,什么样是异常的吧!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