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长激素型垂体瘤(肢端肥大症)药物及放疗效果
手术仍是肢端肥大症治疗的首选途径,在获得对疾病的控制方面,外科手术的作用在于切除肿瘤,明显和迅速的缩小肿瘤体积,所以手术切除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是治疗肢端肥大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此外,药物及放化疗在治疗中有什么作用?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肢端肥大症各阶段越来越受重视目前,临床上用于肢端肥大症的治疗药物有三种:生长抑素受体配基及生长抑素类似物、多巴胺激动剂、GH受体拮抗剂。根据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生长抑素类似物是首选药物。而在生长抑素类似物中,两种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长效制剂(善龙)和兰瑞肽,目前是国内和国际推荐的最主要治疗药物。
生长抑素类似物
此类药物的优点是疗效确切,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关于疗效:70%的患者GH和IGF-1水平恢复至正常,无效率仅5%左右,其余25%患者的GH水平也显著降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关于安全性:综合各个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善龙后发生胆结石多见于原本胆囊不健康,存在病变基础的患者,若超声下显示胆囊壁毛糙等。除胆囊结石外,其他不良反应均很轻微。
因此在肢端肥大症的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类似物主要在以下阶段发挥作用:
1、首选治疗:适用于出现并发症,代谢紊乱严重,不适于手术或恐惧手术治疗的患者。
2、术前预先治疗: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为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创造条件,提高手术疗效。
3、术后辅助治疗:适用于术后GH水平仍然未达标的患者
4、放疗后过渡治疗:放疗后GH水平降低缓慢,在这期间,生长抑素类似物可以作为过渡治疗
5、并发症治疗
放疗
垂体放疗通常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最常用于术后病情缓解不全残留肿瘤的辅助治疗。新型放疗方法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和质子治疗等。其目的就是减少靶周边剂量,提高疗效,降低放射损伤。
本文是赵天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