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卓姗姗 三甲
卓姗姗 主治医师
天津医院 耳鼻咽喉科

小耳畸形

1399人已读

据报道,全体新生儿中,存在耳廓畸形的概率可占25%-30%,甚至更高。这些耳廓畸形程度从轻到重不等,当然这其中除了比较严重的如小耳畸形,大部分可能只是外耳轮廓的不够顺滑,仅限于耳轮的异常。耳廓畸形虽然程度从轻到重不等,但即使耳轮缘的不美观,也会成为日后的烦恼,以往大部分患儿需在6岁后行相应的耳畸形矫正术。

如在第一章当中提到的,耳畸形的临床分型中I型畸形的程度最轻,这种程度的畸形,其实可以采取不开刀不手术的方法进行矫正——耳畸形矫正器。

耳畸形矫正器,是近两年刚研究出来的一种耳矫正器,如果能够早期及时佩戴耳畸形矫正器可以对耳型加以矫正,可避免以后的手术。耳型矫正器对刚出生3周内的婴幼儿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哪些类型的外耳畸形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呢?

了解了外耳畸形的种类,家长可以先大致评估下小宝宝耳畸形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是不是所有类型的外耳畸形都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呢?当然不是。最符合矫正器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无明显耳软骨缺损和粘连的耳廓畸形,主要包括招风耳、隐耳、杯状耳、垂耳、猿耳(又称Stahl’s耳)、耳轮畸形等多种耳廓畸形。因此,以上外耳畸形种类中除了小耳畸形都是较好的治疗适应症。耳甲腔型小耳畸形可以佩戴矫正器作为术前准备,而耳垂型小耳畸形要等到6岁行耳再造术再造耳廓。

那是不是所有符合适应症的耳畸形佩戴矫正器都会有好的治疗效果呢?

常常有家长抱着几个月大的宝宝来就诊,却被医生告知治疗效果可能不理想,外耳畸形只能得到部分矫正,以后可能还需要手术才能完全矫正。这是因为耳畸形非手术治疗效果的决定因素除了耳畸形种类,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治疗时机”。

治疗时机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解释下耳畸形非手术治疗的原理:研究发现6-8周内的婴儿耳廓软骨可塑性很强,这是因为其血循环中具有高水平的母源雌激素,耳软骨中含有相对高水平的透明质酸,而随着6周后母源雌激素的消失,软骨中透明质酸下降,耳软骨变硬而形态逐渐固定。

目前关于耳廓畸形的非手术治疗的开始年龄颇多争议,不少学者认为在新生儿时期治疗才有效,有学者则认为最大治疗年龄可达3-6个月龄,还有报道最大到5岁仍能有部分效果的。大部分研究显示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有报道新生儿治疗满意率达90%以上,而出生3周后再治疗的满意率有所下降。

因此,出生后3周内治疗效果最佳。年龄越大需要佩戴矫正器矫正的时间越长,治疗效果也越差。

出生两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接受矫正,治疗时间约为2-4周。

六个月的宝宝,根据宝宝自身的发展条件,一部分依然可以进行矫正,时间延长至4-6周。

但对于年龄超过最佳治疗期的1岁内的小宝宝,仍然可以试戴,一定时间观察是否有好转。如果能有部分矫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以后的手术创伤,即使没有明显效果,该方法也是较为安全且无创的。

总之,家长在发现小宝宝耳廓形态异常时应尽早咨询医生,看是否适合进行非手术治疗,不要错过治疗的最佳的窗口期。如果未能早期治疗或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患儿家长也不要过于着急,仍然可通过耳畸形矫正术获得良好的效果,术后可佩戴矫正器辅助矫正、预防复发。


卓姗姗
卓姗姗 主治医师
天津医院 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