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基因融合性肾癌——年轻女性肾癌患者之痛

发表者:张哲伟 人已读

本人收治4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细胞癌,分析该类型肾细胞癌的影像学特点。

同时本人随机抽取同期诊治的3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对照两类肾癌的CT特点;回顾性分析4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结果4位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5岁(16-66岁),CT平扫期多数患者出现肿瘤内钙化(3/4;75%),肿瘤平均直径约55mm(18-78mm),平扫期肿瘤最大直径处CT值45±11(37-58),动脉期肿瘤最大直径处CT值103±17(88-145);同期3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CT平扫期均未出现钙化,肿瘤最大直径处CT值49±16(31-59),动脉期肿瘤最大直径处CT值205±39(153-268)。基因融合性肾细胞癌平扫期出现钙化的比例明显高于肾透明细胞癌(P<0.05);而动脉期肿瘤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肾透明细胞癌(P<0.05)。

3例基因融合性肾细胞癌患者术前分期分别为T1bN0M1,T2aN0M0和T3aN0M0,均接受肾脏根治性切除;1例患者术前分期为T1aN0M0,接受肾部分切除术。4例基因融合性肾细胞癌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TFE3阳性(++),Ki67阳性(5%左右);而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免疫组化染色均未提示TFE3表达阳性。3例基因融合性肾细胞癌患者术后接受索拉非尼或舒尼替尼治疗,术后PFS约7.8 月,转移部位为肝脏、肺和骨胳;术后平均生存时间2.6 年(1-4年),其余1例(T1a)患者至今存活。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细胞癌患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该类型肿瘤CT平扫时往往出现钙化,动脉期肿瘤轻中度强化,免疫组化染色提示TFE3阳性。基因融合性肾细胞癌诊断时疾病常处于中晚期,即使手术结合靶向药物治疗也无法使患者长期生存。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长期存活的基础。

本文是张哲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