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频发的房性早搏(房早)、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能否射频消融-兼谈“狡猾”的房颤
在临床工作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患者,反复心慌、胸闷,心脏有停跳感,做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提示有“频发的房性早搏(房早)、短阵的房性心动过速(房速)”,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可记录到超过一万次的房早,数百阵次的房速,
还有一些患者,曾有心房颤动(房颤)发作的历史,而且有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相关证据,但有时候特别是在吃药治疗以后,复查心电图,没有记录到房颤,却能记录到数量较多的房早和房速。有时候患者对此很困惑,我的房颤去哪儿了?为什么又凭空多了很多房早和房速?继续看过下面的内容,自然就会有答案了。
其实,这可能就是“狡猾”的房颤,在心电图上的不同表现。通俗的说,心脏疾病中,有一类疾病,是和心脏的“电流”短路相关联的。这些疾病常见的有早搏(按部位可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房速、房扑、房颤等等。
房颤就像是一个会七十二变的捣蛋鬼,可以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房早、房速、房扑、室上速,也可以表现为它自己,即房颤。如果房颤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房颤,那当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如果它表现为其它情况,就会给患者甚至很多医生带来困惑。
打个比方吧。就像有个机关枪架在那里,它可以点射,也可以连射,也可以持续不停地快快慢慢地扫射。无论它怎么射击,我们要是摧毁它,目标是那个机关枪,也就是它的机位,而不管它打出的子弹是个什么形式。房颤也是这样,它有好发部位,就像是机关枪的机位,房颤“点射”的时候,就是房早,短暂连射的时候,就是房速、房扑,乱七八糟地扫射的时候,就是房颤。不管房颤表现为啥,我们去消融的病灶,依然是房颤所在的那个好发区域,这个区域通常是已知的,也就是所谓的左房肺静脉区域。
比如,我曾接诊过一位30多岁的男患者。他有阵发性的心慌发作,有一次发作时,心电图记录到“室上速”,因为“室上速”这个病,做射频消融手术,可以根治,成功率是很高很高的,而且这个疾病确实相对容易在中青年人里面发生,所以他就在当地的一个县医院上手术台做射频消融手术。手术的第一步就是诱发,但是一诱发,却发现,他根本不是室上速,他是房颤,他的房颤只是“长得像室上速”。由于房颤的射频消融手术比室上速的要复杂很多,所以县医院建议去上级医院做射频消融手术。于是,他就去了一家很有名的省级医院,上了手术台,医生反复诱发,却什么也发作不出来于是手术做了个开头,就结束了。程医生在这里多说一句,其实,这一点很符合房颤的“性格特点”,有时候你想把它诱发出来的时候,它反而不发作,你不想诱发的时候,它可能自己发作。
于是,这个患者找到我这里来了,我根据他的整个就诊经历,基本上就判断,他虽然年纪不算大,虽说房颤相对来说喜欢光顾中老年人,但他得的真的就是房颤这个病。
后来,我给他做射频消融手术的时候,用房颤的思路来诱发,用房颤的思路来消融。手术以后,随访观察了好几个月,他再也不发作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还有一位患者,55岁左右的男性,平时反复心慌,动态心电图提示有很多房早(超过一万)、房速发作,三天两头觉得心里不舒服,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决定来做射频消融术。等到住了院,上了手术台,却一时间“风平浪静”,任凭我们医生反复进行诱发,只有偶尔出现的房早,这些房早、房速,和平时发作的很“欢腾”的时候相比,突然好像就老实本份了。就像是狡猾的坏人,平时很嚣张,等真正想去收拾整顿的时候,他们又销声匿迹躲避风头去了。我凭借着多年的经验,按照房颤思路和策略,进行了消融手术,术后观察2个月,效果很理想,患者不再有房早房速发作,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下面,我把房颤的各种各样的“面目”和表现,以及是否值得做射频消融手术,总结如下,供广大病友参考。总体上,只要房颤引发了症状,就要考虑用药物或者射频消融等方法去控制它。不管房颤的“面目”如何,其实它是有特定的病灶和区域的,只要针对这些地方进行消融,多数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阵发性房颤:***做射频消融手术的效果,总体都很好,只要是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都值得做射频消融手术。
反反复复的房性早搏,短阵的房性心动过速(数秒种一阵)、室上速,短阵的心房扑动(房扑),数月数年以后,出现房颤的表现
反复的阵发性发作的房颤,每次数十分钟、数小时,每年1-2次,或每年数十次,每次的发作均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患者本人也说明清楚发作的开始和结束
反复的阵发性的房颤,夹杂着房早、房速、房扑,长年累月的存在,每天或者隔三差五地就发作,时而长,时而短,长可几分钟几小时,短可1秒钟-数秒钟。患者本人都说不清楚发作的开始和结束了,总归就是“经常觉得不舒服,搞不清楚开始和结束”。
二.持续性房颤
(1)好像啥感觉也没有,有一天,无意间体检时,或者因为有什么其他原因做心电图,发现有心房颤动,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是40-65岁的年纪既不算很年轻又不算很老的中老年男性。***这种房颤,貌似没有症状,好像不需要管它,但是由于是持续性房颤,等到过了几年,想管它的时候,想做射频消融“打退”房颤的时候,却可能发现房颤的时间太久,成功率大大降低了。所以,如果打算打退房颤,药物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建议早点做射频消融。
(2)有一段时间,出现了心慌胸闷,干活乏力,体力下降,走路气喘,下肢水肿,等,坚持了一段时间(数天至数月),坚持不下去了,就去医院找医生看病,结果一查,发现有房颤。这种情况,是以“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房颤,大多数见于65-80岁的老年人。***这种患者,做射频消融手术“打退”房颤以后,往往心功能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只要综合判断没有明显禁忌症,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的话,也是值得做射频消融手术的。
三.以一些特别的症状为表现
(1)突然脑中风了,或者突然肚子痛了,去医院发现房颤,这都是房颤引起的“栓塞”表现,也就是房颤使心脏里形成了血栓,血栓脱落了,堵塞了脑子或者腹部的血管,引起了症状。这种“栓塞”表现,虽然不一定很常见,但是后果多数比较严重。这种房颤,多数是持续性房颤,少数是阵发性房颤。***在合理的药物治疗后,等中风或者腹部病情稳定数月以后,建议应该考虑做射频消融手术,必要时进行左心耳封堵手术。
(2)初发型房颤:第一次知道自己有房颤,可能是因为心慌就诊,可能是体检发现,总而言之,就是患者人生中“第一次”知道自己得了房颤。房颤的类型有可能是阵发性房颤,有可能是持续性房颤。***如果是阵发性房颤,可以先找医生进行评估,观察或药物治疗后根据后续情况决定是否射频消融术。如果是持续性房颤,参考上述二。
***最后,提醒一句,也并不是所有的房早、房速,都等同于房颤,有些房早、房速,与房颤的关系密切,是房颤的“前奏”或者是房颤的一种“变异体”。但是,也有很多房早、房速,和房颤的关系并不大,可能长年也不会发展演变为房颤,这种情况下,治疗的思路以及射频消融的思路和方法,和房颤有着明显的不同。这需要有经验的医生仔细了解病情后,进行判断分析,帮助制定治疗策略。
本文是程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