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毛晓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冠心病系列问答之----关于可吸收支架那点事

发表者:聂毛晓 人已读

1986年完成了世界上首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随后出现的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相继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药物支架存在增加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与药物支架释放的药物抑制或延长了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时间,使内皮覆盖时间延迟,使血小板聚集风险增加,加重了晚期支架内晚期血栓形成的风险,使患者晚期心血管事件增加。基于此,生物可吸收支架应运而生,标志着冠脉介入治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生物可吸收支架并不是适合所有病人,这种支架对病变的选择性很高,一般来要求用于新发的冠状动脉病变,病变部位无钙化、简单病变、病变长度在24mm以内,病变血管直径在2.5~3.75mm。

雅培公司世界上最早开始研究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公司,近年来的一些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在支架血栓发生率上,生物可吸收支架组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较传统的药物涂层支架明显升高。

目前的研究提示我们生物可吸收支架可能存在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风险较高以及支架本身吸收不同步造成的支架“塌陷”等问题,基于此,美国FDA对于2017年3月18日对雅培公司生产的可降解支架加黑框给予警告。此后,波科公司决定放弃正在进行研究的生物可吸收支架的项目。同样基于患者安全性的考虑,2017年9月,生物可吸收支架最大的生产商--雅培公司宣布停止目前临床上所有的可降解支架销售,两个公司的决定无疑将会给正处在探索阶段的生物可吸收支架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全面用于临床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目前国内一些医院开展的可吸收支架的手术,都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大都是个例;总之一句话:目前前可吸收支架尚不成熟,远期预后效果没有临床研究数据可参考。


本文是聂毛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