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得了轮状病毒肠炎怎么办?
宝宝1岁半了,得了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好几天了,宝妈说宝宝吃了平常吃的奶粉容易吐,拉肚子也会厉害起来,喝米汤和粥就不会吐,腹泻也不会加重,为什么?怎么处理?
答案:宝宝得了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什么是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大多数是由于腹泻导致肠道粘膜细胞受损伤,引起乳糖酶分泌减少和活性降低,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母乳和牛乳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小肠内乳糖酶的分泌量减少或活性不高就不能完全消化奶中的乳糖,未在小肠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被结肠菌群发酵成乳酸,甲烷、二氧化碳、氨气等废气,使腹部胀气,导致宝宝哭闹不安,还可诱发肠痉挛出现肠绞痛。乳酸又能刺激肠壁增加肠蠕动以及提高肠道内的渗透压阻止水分吸收而出现腹泻。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典型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在拉肚子3-4天高峰期后就慢慢处于恢复期了,恢复期时随着肠道粘膜细胞得到修复,乳糖酶数量增多且活性提高,腹泻症状就会慢慢好转。但恢复过程比较缓慢,有时需要1个月以上,所以有些宝宝在乳糖酶还没达到足够的数量及活力时就会出现喝奶就拉肚子及呕吐,不喝奶就不会拉肚子及呕吐的临床症状。
另外需要注意合并高蛋白引起的腹泻加重,因为腹泻时肠道消化能力弱,消化酶减少,像牛奶这种高蛋白食物容易难以消化,也容易引起腹泻加重及呕吐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主要通过大便还原糖检测来判断有无乳糖不耐受。
关于牛奶蛋白过敏:首先该宝宝平时都吃这个奶粉无症状,基本排除过敏。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都是幼小宝宝,主要表现出生后1天-数月出现为进食牛奶后出现呕吐、腹泻、湿疹、便血、体重不增等临床表现。
那么怎么治疗呢?可以给宝宝添加乳糖酶促进乳糖在肠道分解或防腹泻奶粉(无乳糖奶粉)避免因乳糖不能充分分解导致腹泻。中医上认为腹泻宝宝脾胃虚弱,中成药上可以配合健胃消食口服液、醒脾养儿颗粒等帮助宝宝脾胃调节。
本文是徐智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