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移性肾肿瘤不可怕 精准靶向药物治疗是利剑
当医生时间长了,往往会相信世间是有奇迹的。
昨日一位病人家属给我打电话,“王医生,我们吃药够两个疗程了,到您说的复查时间了,想明天去复查”。
我的心咯噔一下浮现出来那个人:一位普通的中年母亲,在家务农,频繁腰疼消瘦才去医院看病,病人就诊时已经很晚了,“右肾癌,肾静脉癌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双肺多发转移”,一个个沉重的字眼足以将人打倒。手术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科室讨论靶向药物治疗,观察是否能缩小病灶,延长生存期,甚至是否有机会创造下一步手术时机。当我把科室意见给解释清楚后,病人家属,一位老家梁山的山东大汉,坚决的点了点头,“我们想治”。一家人朴实善良,靶向药物虽然已经纳入医保,但对普通农民家庭价格也是不菲,交代好注意事项,希望药物能够有效……

一大早查完房就惦记起了这位病人,也明白病人家属过来不容易,大早出门,换两趟车,直到中午1点才赶到病房,一见到他,顾不上多说,阅片灯上插上了当地复查的片子。
“这是你的CT片子吗?没弄混吧?”
“我们当时查完那边大夫也问,后来不放心又来做了磁共振”
“磁共振拿给我”
我反复再看片子,病人名字,检查时间,没错啊——
肿瘤消失了,右肾肿瘤,静脉癌栓,双肺转移灶
全都消失了~
难以形容当时高兴的心情,从第一个病人开始用靶向药已经十多年了,那些发现时已经全身转移,通过靶向药物治疗长期生存,甚至带瘤生存的病人也不计其数了,但短短不到3个月时间内,肿瘤完全消失的,这应该是第一个。
当然,病人家属无比高兴,一脸幸福的回家了。

我却久久不能平静。
上学那个年代,靶向药物还没有被发明,再加上过去老百姓查体意识薄弱,很多肿瘤一直到晚期才被发现,肾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只能通过干扰素、白介素这些治疗,以期望能有效果。而干扰素、白介素本身又有一系列的副作用,发热、神经精神症状,曾经管过一位病人,用药后直接失忆。
靶向药物确实为肾癌,包括目前的肺癌、消化道肿瘤等带来了全新的曙光。通过新的药物作用方式,直接作用于肿瘤血管,对于敏感的病人可以有效的控制肿瘤进展,随着药物研发的进步,针对不同靶点的各类靶向药物也层出不穷,严格把握指征,选择合理的靶向药物,制定标准的治疗方案也成为了医生知识更新进步重要的一环。外科医生不仅需要会开刀,能够开好刀,也要了解各类标准的新的治疗方案,对于不能手术、不适宜手术的病人提供全面、合理、恰当的治疗方案,以人为本,这也是我们外科医生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吧。
心情大好
祝好人一生平安~
本文是王翰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