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拥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透明质酸注射后迟发不良反应1

发表者:李学拥 人已读

透明质酸(Haluronic acid, HA)因操作便利,效果立现,成为微创美容最常用的填充剂。但其并发症屡见不鲜。尤其是注射后迟发不良反应的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处理还有待完善。

1 概述

透明质酸注射后迟发不良反应表现为注射一个月后,填充部位出现单一或多发的红肿、皮下结节、硬块,局部张力增加,且伴炎症反应。患者可有胀痛感,可为一过性,也可见反复发作或有规律地间隔发作;常见的部位为柔软或表浅部位,如嘴唇、“木偶纹”处以及眶周、鼻唇沟、额部等部位,也可见于张力较大的部位如下颏、鼻背等。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为多集中在0.5%左右。此外,还有一些特点值得关注,例如:出现前可有“触发事件”,如感冒发烧、气候变迁、熬夜劳累、月经期、口腔科治疗后以及吃了某种特定食物等;发病率似有季节性差异,秋冬季发生率略高;虽然不同品牌的产品均可观察到,但有时集中出现在某医院的某个时间段,或某产品的某批次。

2 病因学分析

① 与产品中的抗原成分有关,如产品中残留的蛋白质、DNA和内毒素(与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有关),亦或产品代谢而产生的透明质酸短链有关。

② 与患者的自身体质有关,且多见于有过敏性倾向的患者。

③ 与注射医师的无菌操作及注射方式有关,如注射过浅、团块堆积等。

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存在两种不同的假说,均得到了部分验证。

2.1 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 该假说认为产品中含有的外源性抗原,在“触发事件”的影响下,反复刺激免疫系统,引起炎性细胞浸润,形成填充物周围的异物巨细胞聚集和纤维囊包裹(即肉芽肿)。

2.2 生物膜理论 该假说认为透明质酸(尤其是长效型产品和团块状堆积注射时)注射后可被覆由细菌形成的生物膜,生物膜的群落效应使其可分泌单一细菌不能分泌的物质,在机体免疫力低时出现急性炎症发作。


本文是李学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