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还添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什么是膝关节炎,哪些人易患病,该如何保养?

发表者:张还添 人已读

年纪大了,为什么会腿脚不便,经常疼痛呢?很多朋友都认为是“老寒腿”,因为着凉的缘故,或是骨刺等原因。其实是年轻时缺少膝关节保养的意识,年老后,患上了膝关节炎

什么是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等骨性结构构成,半月板、交叉韧带、内外侧韧带及肌肉等组成。股骨及胫骨的末端由软骨覆盖。软骨是无色透明的,在关节间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大家熟悉的半月板,也属于软骨的范畴。随着年龄的变化,这些组织会呈现变性或退变。

图片.png

日常跑步、爬山、上下楼梯,膝关节都要承受身体好几倍的重量,这些会给软骨造成压力及磨损。当年纪较轻,且软骨代谢处于平衡时,适当的给软骨施加挤压或负重等力量其实是有助于护养软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或其他诱因存在时,软骨代谢逐渐失衡,则容易导致软骨磨损。最常见的加速软骨退变及磨损的诱因如O型腿或X型腿,由于下肢力线(正常力线,股骨头中心与踝关节中心的连线通过膝关节的中点)的不平衡,导致膝关节一侧的应力集中及重心偏移,加重软骨磨损。

举个例子,软骨就像是汽车的轮胎,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的。使用的时间越长,轮胎的磨损就越大,特别是里程数量多,经常走不平道路的轮胎,磨损更严重。如果只有一边磨损大,轮胎的高度就不一样,行走的轨迹也会发生偏移,进而汽车的其他零件也都会受影响产生故障。

关节退行性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关节炎,主要是由软骨退变引发,尽管其他组织如软骨下骨、滑膜及半月板也参与其中。除了膝关节,各关节软骨都会遭遇退变,故而骨关节炎可影响多个关节(如手指关节,髋关节等)。越是大关节、越是负重多(劳苦功高)的关节,就越容易产生磨损。磨损长期的碎屑甚至游离体(关节鼠)在行走或慢跑等机械重复刺激下,容易激发滑膜炎,导致局部膝关节的红肿及胀痛(我们通常说的关节有积液,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是正常生理反应。比如,沙眼或者眼睛进了小沙子的朋友,要尽量避免用手去揉,越揉越刺激眼睛,泪腺就会分泌眼泪,会有红血丝且痛)。我国有数千万的骨关节炎患者。

图片.png

那很多年轻的朋友就说了,那么多人天天跑步爬山,难道各个都会患骨关节炎吗?简直危言耸听!(在您扔鸡蛋之前,我先来给您解释解释~~)。

首先,年轻时软骨水分充足,软骨细胞生长速度也很正常,这时被磨损的软骨是不断有新的软骨细胞进行更替的。而年老后,软骨弹性下降,更容易被磨损,且血运及代谢水平都下降,软骨细胞基质及胶原的合成速度大不如前,修复能力也下降。磨损增多,而修补的速度跟不上,这才造成退变的恶化。

同时,每个人的体重、激素、肌肉力量、关节稳定度都不一样,遗传基因更是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关节的健康。我个人觉得,了解科学原理,提早保养更为合适~~

易患病人群

肥胖 肥胖会加重膝关节的负担,增加膝关节软骨磨损。

O型腿,Ⅹ型腿: 这类腿型,膝关节的力线是不正常的,会造成膝关节单侧的压力过大,造成磨损。

糖尿病: 糖尿病与骨关节炎的影响机制尚未明确,但临床上总是关联。糖尿病会影响膝骨关节炎的骨赘程度、炎症程度,更是会影响术后的愈合。

创伤: 膝关节骨折,半月板及韧带损伤的病人,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都高于别人。

过度使用: 任何养生理念不外乎“平衡”2字。正如上面提及膝关节是有使用寿命的。过度的磨损(长期暴走、马拉松、爬山、爬楼梯)会加速软骨退变,让骨关节炎提前到来。

实质上,除以上原因,影响软骨退变的因素更为复杂,牵涉激素水平、代谢因素及基因多态性等众多原因,所以这个机制尚未明确,这也是软骨退变无法解决的原因,只能延缓。


保养秘诀

1. 可以适当补充氨基葡萄糖、软骨素营养软骨。另外,还可以适当往关节腔里补充“润滑剂”,比如透明质酸钠,具有润滑、营养关节软骨,轻微抑制炎症的作用。

2. 提升钙质,多补充奶制品。年轻时多锻炼,增加骨密度,特别是女性绝经后,会有大量钙质流失,改变软骨下骨的骨重塑过程,这对于骨关节炎也是诱因之一。

3. 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能够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促进血运循环;但锻炼要循序渐进,不可突然加大,因为此时身体还不适应剧烈的运动量,会适得其反,可以从直抬腿开始尝试。深蹲等动作要在姿势正确的情况下进行锻炼,否则会损伤膝盖。同时,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几率。

4. 关注鞋子的磨损习惯,如果出现一边磨损严重,说明膝关节力线很有可能出现问题需尽早矫正,避免膝关节磨损。女士们,还要尽量少穿高跟鞋。

5. 减重,保持适当的BMI指数值,减少膝关节的负担。

6. 对于O型腿、Ⅹ型腿或其他患骨关节炎高风险的朋友,应该避免过度剧烈运动以及爬山,上下楼梯等运动。

本文是张还添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