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4至18日,第37届欧洲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学会年会(ESCRS)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教授团队为代表的中国力量再次闪耀国际学术论坛,向世界展示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SMILE)、眼内镜EVO-ICL及圆锥角膜交联等中国实践和学术研究成果。小编在采访周行涛教授团队期间,特别感受到周教授团队对近视眼临床与研究的极端敬业与奉献精神。


本届ESCRS是国际最顶级的白内障与近视手术的盛会,全球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的的9千多眼科专业医生与会,大会主席在开幕式上自豪地表示,本届年会的质量将是一个难忘的新标杆。我时隔9年再度来到巴黎参加会议,最大的感受是开放、融合、创新的浓郁的学术氛围。我主要的参会活动都聚焦于屈光手术,近视手术为主,也有老花手术等。
角膜激光手术最受关注的是全飞,当前全球共计全飞手术已超过210万,中国完成120万以上,不仅在实践上超过一半,中国近视手术医生发表的学术论文也超过50%,在临床实践的一些方面,诸如手术优化、并发症率、预测性与视觉质量等,文献及其中的数据也显示我国确实领先于国际。全飞手术(SMILE)是本届大会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free paper及poster中,SMILE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预测性,手术新技巧探讨、术中并发症干预、视觉质量等。创新设备也来自全飞,除了两大公司公开展示的两台新全飞仪以外,在签署守密协议之后,我也观摩了另两家的非公开的原型机,尚不能公开具体参数,但其中一家的动物眼SMILE上我做到了一步法的CCL,其扫描更快更细腻,另一家的模拟数据显示极为精细的扫描,透镜质量又有跨越,这些让我更坚信,全飞作为板层手术的最微创术式,将会更广更快地发展,为广大近视患者提供更好的视质。


我们团队有三项大会发言,9项poster交流,可能是国内单个医院交流最多的单位。我于2015年率先参加了远视SMILE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我本次报告SMILE矫正远视的安全性及对眼内压测量值、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规律。远视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补偿眼内压(bIOP)值是远视SMILE术后评估眼内压值的理想参数。我很期待远视多中心研究的最终结果,国际专家表示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应该会有好消息。晶体手术稳健发展的最成熟的是眼内镜Evo ICL,ESCRS的ICL论文一届比一届增加。我眼中的“专中之专”、具有最高质量与交融性的国际ICL峰会,今年已是第十六届,本届论坛有4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位眼科专家出席。欧美专家分享循证依据、AI辅助、远期安全性跟踪等,其中包括植入21年后取出ICL的病例,ICL取出时无异常,患者内皮仍较稳定,反映出ICL材料较好的眼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中国已经成为ICL实践最为广泛的国家,是手术数量增加较快的国家之一,培训手术常规是当务之急,中国专家组王晓瑛教授、杨亚波教授、刘磊教授、罗岩教授、周进教授、方学军教授、周奇志教授、余克明教授及刘才远教授等在临床培训上做得非常出色。大会上王铮教授与我都演讲“培训模式”与经验。中国医生探讨ICL共识经历至少5轮核心组的面对面会商,以及更多次地区性学术商议,并参考日本、德国等眼科学会屈光矫正指南等,对低中度近视也展开讨论,最大程度保护患者和医生。该ICL共识刚刚发表在中华眼科第九期,我在本届ICL论坛上也对共识作了扼要阐述。本届论坛最大发现是什么?是我国的一大批优秀ICL医生成长起来!ICL临床实践促进了我国近视手术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在颁奖屏幕中看到很多进步超快的新生代面孔。其中爱尔、普瑞、华夏新视界等眼科机构的ICL医生非常突出,付玲玲院长、张青松院长、孙鹏主任、陈茜主任等不仅在临床数量,更在于质量追求,又如彭艳丽院长的ESCRS大会发言等也体现出新一代ICL医生的学术钻研。我想ICL将会比激光经历更快的发展阶段,其高清视质及手术安全性策略将会受到更多专业同道信赖。老花ICL预期也将助推ICL,这一创新技术使得矫正的适应证范围扩大。在圆锥角膜筛排及快速交联领域,角膜生物力学检测的硬软件与AI的应用创新将会使角膜屈光手术更为安全,而交联的基础研究也为个性化交联的开拓提供了基础。我国近年特别重视屈光手术术前圆锥的检测,也严格遵循SMILE共识的术前常规,全飞手术术后圆锥的报告很少,表明预防筛排具有价值。在圆锥角膜的治疗上,早期交联的效果更好,我和团队率先开展的交联联合表面镜、层间镜矫治圆锥也获得国际上的肯定,但基础研究还需跟上。在本届ESCRS期间,我也完成了亚太医生一对一的带教,也是亚太国际屈光手术与SMILE培训中心的一项工作,亚太班以提高学员的个性化技能为任务,让各国各地区的医生做的每一例SMILE都有保障,让近视患者获得明亮视觉。这届ESCRS引人入胜,近视、散光和远视矫正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这里都可以汇集,也看到我国在屈光手术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我看到周老师在会议期间热忱帮助年轻医生,甚至亲自到会场助阵国内医生的发言和解答,也看到周老师培训,传授SMILE技术给埃及、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医生,倾囊相授,我很感动,我刚读博士时正好是我国SMILE的初期,这些年从消化吸收,到在部分领域有所创新并引领国际,是国内专家们辛勤付出的结果。
我也在大会作了发言,我报告了屈光手术前患者干眼状况调查的多中心研究结果。13家单位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提示我国18到45岁之间寻求近视激光矫正的患者人群干眼患病率较高,屈光手术医生术前要重视患者的眼表状态和泪膜状态。这是一个国际上普遍关注的议题,会间也有同行与我来探讨,重视眼表维护,对于改善患者视觉质量及手术满意度是非常重要的。李萌博士:这届大会是非常专注的大会,我一直在会场,确实受益匪浅。我也跟着周老师去听了圆锥角膜与生物力学的报告,也去观摩了新一代全飞的优化设计,我体会到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我在大会上报告了SMILE矫正近视术后5年角膜前弹力层微皱褶的研究。SMILE手术微创、无瓣,对角膜浅部基质损伤小,我们在国际上第一个报告SMILE术后的前弹力层变化,赵婧博士与姚佩君博士早期阶段研究发现,角膜前弹力层在OCT检查中显示出“微皱褶”样改变。我本次报告术后远期结果,发现角膜微皱褶可长期存在,随时间推移其计数逐渐减少、长度逐渐缩短,对远期术后视觉质量无明显影响。在LASIK中也有前弹力层微皱褶现象。周老师指出必须精益求精,每一个细节都要研究透彻,要使全飞更好。沈阳博士:我曾经带着SMILE术后的角膜生物力学研究报告在第33届ESCRS大会上发言,当时SMILE还很少,力学相关研究也不多,我们是第一个关注并研究透镜取出后的即刻的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这届ESCRS我报告中高度近视SMILE术后7年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研究。我这次有幸听到Sekundo教授的演讲,非常敬佩,他的最长观察已超10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是2010年在中国第一个开展SMILE临床研究的,目前也是全球手术量最多的,已达9万多,这些资料都很完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我要努力去探究。每年的欧洲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学会年会都有众多国际眼科专家云集一堂,我们团队连续多年受邀进行学术交流,我们很自豪在屈光手术领域的努力与成绩受到国际赞誉,我们更要向国内外的同行和研究者学习,让医教研更进一步。最后想说的是,为优秀的中国屈光手术专家们点赞!在近视防治大背景下,近视的治疗是高精尖技术,我们一定不负初心,砥砺前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