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来看龟头包皮炎,医生却说我有糖尿病?
一、病历分享
今天来男科就诊的是一位大叔,年龄40多岁,体型微胖,已婚已育,家庭美满。近20天来,大叔无意中发现龟头、包皮处出现了红点,红点数量越来越多,伴有瘙痒,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大叔不得不来我院男科就诊。追问病史,患者这种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一年来发作已有三次,前两次在外院均诊断为“包皮龟头炎”,外用药物涂抹后症状也能好转。但一年中多次发作让向来不体检的大叔怀疑自己的“小弟弟”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详细体格检查发现,大叔包皮过长,包皮口有狭窄倾向,龟头包皮处可见特异性的多发红肿,有不同程度的细小皲裂,龟头较僵硬。根据龟头包皮的外观,我们立马断定这个患者患有糖尿病,而反复发作的包皮炎就是糖尿病惹的祸,遂让他去做空腹血糖的检查。这时大叔不乐意了,男科医生怎么还看糖尿病,况且自己还年轻,平日身体也很好,没有人们口中说的“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在我们的坚持下,患者还是带着半信半疑的情绪查了空腹血糖、尿常规。结果出来了,空腹血糖11.45mmol/L,比正常的6.1mmol/L上限高出将近一半,尿糖++++。
二、糖尿病引起的龟头包皮炎容易误诊
据统计,在门诊诊疗中,糖尿病引起的龟头包皮炎约占龟头包皮炎总量的5%,而误诊、漏诊率非常高。因为部分患者并未表现出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对于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也很少会把龟头包皮炎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有些患者因为有过不洁性生活史,对照着路边的“性病”小广告描述的症状,越看越像,误认为是性病,不好意思去正规医院就诊,到处寻找小诊所、私立性病专科医院就诊,从而延误诊断及治疗。
三、为什么要重视糖尿病性龟头包皮炎
糖尿病的远期风险要比单纯的龟头包皮炎高得多。龟头包皮炎很多时候是II型糖尿病患者的首发症状,这也是早期糖尿病诊断的线索之一。因此,从包皮炎中看出糖尿病显得尤为重要,对防止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意义重大。
龟头包皮炎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主要的诱发因素为包皮过长,因为包皮过长,包皮分泌的皮脂腺不易清洗而形成包皮垢,同时包皮内外板之间潮湿的环境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地,可使病原菌大量生长繁殖,从而导致包皮龟头炎。包皮过长原本就容易发生龟头包皮炎,如果患者又同时患有糖尿病的话,无疑是“雪上加霜”。糖尿病人尿液中含糖量较正常人高,可长期刺激阴茎、包皮龟头的皮肤黏膜,使细菌繁殖生长,高糖环境相当于细菌的培养基,对细菌繁殖来说那真是“如虎添翼”。在这双重作用下,糖尿病人合并包皮过长的发病率要远高于单纯包皮过长的患者。
四、糖尿病性龟头包皮炎如何治疗
对于糖尿病合并包皮过长的患者出现反复龟头包皮炎,治疗上还是比较明确的,先治标再治本。首先应及时至内分泌科就诊,控制好血糖水平。保持龟头包皮局部干洁,局部对症处理,即可治愈。待血糖平稳及炎症控制后,择期行包皮环切术,这样可以减少龟头包皮炎的再发率。由于糖尿病人患包皮龟头炎时,并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经常被误诊。所以,我们主张中年人如果发现突发性包皮龟头炎,建议顺便查一下血糖,看看是否糖尿病在作祟。同时我们也主张,糖尿病人合并包皮过长患者在血糖平稳情况下可以择期行包皮环切术,防止远期并发症出现。
本文是吴宏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