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发表者:陶勇 人已读
今天,《医学创新》专题的第三期,介绍陶勇医生的专利:一滴眼内液 眼部疾病早知道。
“眼内液”这个新名词,听说过它的人可能不多,了解的更是少之又少,也让很多人对它有陌生的感觉。
眼内液检测是眼科近几年的一个热门名词,主要针对眼部疾病的检查,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对于眼部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
眼内液是什么?
眼内液顾名思义就是眼球内的液体总称,它包括房水、玻璃体液、视网膜下液、脉络膜上腔积液等(图1)。从取材角度,房水最易获取,是最主要的检测对象,一般来说,一只眼睛的房水总量是0.2毫升。一般抽取0.1毫升进行检测,如何在这么微量的液体中,进行多达二十种成分的检测,是很具有挑战性的。
眼内液检测与我们平常的血清学检测又有什么区别或优势?
因为我们眼球是一个封闭的球体,还存在血眼屏障,所以直接从眼内取样的话,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我们眼内的微环境情况,在眼部疾病的治疗中,眼内液检测与血液的检测相比,它的准确性会更高。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血液流遍人的全身,当我们从血液检测中查出感染,它很有可能反应的并不是我们眼部的疾患,而是其他身体器官上面的一些疾病,以至于可能在临床上出现导致医生误诊的现象,因此眼内液检测的必要性由此便可见一斑了。
2011年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国立卫生研究院共同提出“精准医学”的倡议,2015年美国奥巴马总统宣布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同年,新英格兰杂志刊登文章,吹响人类医学向分子水平进军的号角。
眼内液检测的意义在于为患者量身打造最好的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和“吃错药”的风险,并对病情有着最好最准确的把控,达到最佳疗效。
眼内液检测有哪些项目,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眼内液检测的项目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免疫的检测,包括我们眼内液中的各种微量炎症细胞因子;一类是病原学的检测,帮助医生判断是病毒、细菌亦或是真菌所引起的疾病。
首先像白介素6,它属于促炎因子,它可以反映出我们的体内有炎症反应,而眼内液的白介素6便可以准确地证明我们眼睛这个微环境有着一定的炎症反应,如果白介素6过高,就说明我们眼内有炎症存在,与它相关的检测还有白介素8、白介素10等各种因子所组成的组合,他们的组合可以反映出我们眼内的各类炎症,当然对淋巴瘤的诊断也有一定作用和帮助。像肿瘤会引起伪装综合征,虽然有着炎症性疾病的表现,但实际上却是恶性肿瘤所引起的,在没有进行具体的检测进行辅助时候,让很多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会做出误判。
而病原学的检测,它是为了在医生的诊断中,排除我们是否有病毒、细菌或真菌的感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都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我们眼内是否有这类的感染。
与传统技术相比,眼内液检测技术,在眼部检测有着很高的准确度,可以更好地反映我们眼内的环境,也可以给予医生在诊断时更好的帮助。如何可以测得多、测得快、测得准,就需要先进的仪器和技术,为此,北京朝阳医院眼科陶勇教授与科研院所合作设计了多个快速检测的专利技术,让眼内液这种微量液体的检测变得快速、易行(申请号201610404661.X;201810113529.20;201810234904.90;201810235386.20;201810131895.00;201810131259.80;201810113531.X;201810111909.20;专利号:ZL 2016 1 0403954.6)(图2)。
小小一滴眼内液,眼部疾病早知道!
陶勇,眼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专业方向为眼底疾病和葡萄膜炎的诊治。曾获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称号。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葡萄膜炎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眼免疫学组委员。获省部级成果奖励3项,已发表SCI论文98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55篇),中文期刊论文51篇,主持国际科研基金4项、包括科技部863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基金2项,省部级/市级科研基金2项,获国家专利3项。参编书籍3部。
本文是陶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