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
肾结核是由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播散而继发的肾结核病变,约9%为单侧性病变,10%为双侧性病变。肾结核根据病变可分以下类型:①结节型肾结核;②溃疡空洞型肾结核;③纤维钙化型肾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经血液播散到达肾,经淋巴管和邻近器官的直接蔓延很少,然后再由肾蔓延到输尿管、膀胱、尿道及生殖系统。因此,患者几乎同时患有肾、输尿管及膀胱结核。如全肾钙化,输尿管完全闭合,膀胱的继发结核亦自行愈合,称为“肾自截”。
肾结核的临床表现:
(1)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
(2)血尿和/或脓尿多为终末血尿,50%的患者为镜下血尿,可见大量的脓细胞,严重者尿呈米汤样,尿液呈酸性,蛋白阳性。
(3)局部症状少数患者当肾破坏严重引起结核性肾积脓或肾周围炎时,可岀现腰酸、腰痛,肾区可触及肿大的肾并有压痛。
(4)全身症状 多不明显,只有当肾结核破坏严重、肾积脓或合并其他器官结核时方出现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部分肾结核患者可有高血压。
(5)双侧病变晚期,可影响肾功能而出现尿毒症症状。
(6)肾结核患者可合并有肺结核、骨关节结核、淋巴结核、腹膜结核等,男性患者常合并附睾结核、阴囊寒性脓肿窦道等。
(7)肾结核的晚期并发症 对侧肾积水、膀胱挛缩、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结核性膀胱阴道瘘和直肠瘘。
肾结核的手术治疗
手术前后均需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肾切除前需用药物治疗1个月,至少2周以上;保留肾组织的手术,术前需三联药物治疗3-6个月。术后应继续先三联数月后改两联药物治疗1年以上。
(1)一侧肾功能由于结核病变而严重破坏或大部分功能丧失,而对侧肾功能良好可做病肾切除。
(2)局限性结核钙化病灶,抗结核治疗无效或钙化病灶扩大者可做肾部分切除术。这种手术复杂、易发生并发症,近年已很少应用。
(3)对于个别范围不大的闭合性肾结核空洞而长期不愈者,可做肾结核病灶清除术。近年来,可在X线或B超指导下穿刺排脓,代替病灶清除术。
(4)结核病变有狭窄,致引流不畅,可在狭窄部位行整形手术,如肾孟输尿管狭窄整形术。
肾结核晚期并发症的手术治疗
(1)肾结核继发对侧肾积水。 如无膀胱挛缩,轻者可经膀胱镜行输尿管扩张术;狭窄重时可作输尿管口切开或输尿管再植术。
(2)膀胱挛缩,行回肠膀胱扩大术。 尿道狭窄则尿流改道术(如输尿管造口术或膀胱造口术)
(3)结核灶膀胱自发性破裂。修补膀胱穿孔,并行膀胱造瘘术。
本文是朱照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