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艳 三甲
陈艳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肝病科

冬季如何进补~肝病的膏方调治

1683人已读

膏方是祖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传统的膏、丹、丸、散、酒、露、汤、锭的八种剂型之一,在我国有着相当久远的发展历史,千百年来,经过历代医家的医学实践,内服膏方的处方、制法、用法逐渐完善,在保健和疾病的治疗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膏方服用方便,效果显著,近年来受到业界和百姓的关注和推崇。近代名医秦伯未先生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膏方的功用可涵盖补益气、血、阴、阳等方面,适用于慢性病人、亚健康人群、老年人等。

慢性肝病更需要注意膏方调理

(1)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化工厂”,糖、脂肪、蛋白质、激素等众多物质的代谢与合成均在肝脏进行。中医也认为,肝主筋,为罢(疲)极之本,即肝脏损失会导致筋软人疲。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具有乏力疲惫、精神不济等“虚”症的表现,因而需要“虚则补之”。而膏方又称膏滋,即说明这类药物大都具有补益的作用,用于具有虚症表现的慢性肝病非常适合。

(2)慢性肝病具有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发展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虚损”是重要病变特征。肝病早期以湿热邪实为特点,随病情发展,邪气不断耗伤正气,以致虚损生积,“积”即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积极调肝补虚,有助于防治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等的发展。

(3)中医认为“肝体阴而用阳”,就是说虽然肝脏的作用表现为人体的运动、消化等,但是内在实体基础为藏在体内的阴血精液,而阴血阴津容易耗伤。因此,即使尚没有明显疲乏等功能减退的外在表现,也要积极保养肝脏的阴津,所谓滋肝体以保肝用。

虽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与部分脂肪肝患者,尤其反复发作、体弱神疲的病友非常适合冬令服用膏方,但要注意:

(1)不是所有肝病患者都适合膏方。药物均需肝脏代谢,如处于明显的肝病活动期,肝功能不正常,就匆忙服用膏方必定加重肝脏负担。而滋补药物易生湿热,如患者有明显的黄疸、腹胀恶心,舌质红暗、舌苔厚腻等,体内湿热太甚,也不宜马上服用膏方,以防助湿生热,适得其反。

(2)不可膏方全用补药。膏方处方与汤药处方道理一样,也需要辩证施治,因人而异。并不是用人参越多、药品越贵则作用越好,药物过于滋腻,会妨碍机体的消化吸收,或产生其他副作用,需要配合清化、理气等药物。另外,肝病病机往往涉及多个方面,处方用药需要注意辨病与辩证、调气与理血、补肾与养肝、健脾与疏肝等多种关系,以使机体精气充沛、肝脏气血平和。

(3)不能仅用膏方,忽视其他。在服用前尚需服用“开路方”,以调理好胃肠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继续治疗基础疾病,不能因为用膏方而停止原患疾病的长期常规用药,如降血压、抗病毒等的治疗。也不能忽视冬令锻炼。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毗邻于颐和园附近,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院就以擅长治疗肝病而闻名,我科名医辈出,岳美中、尚尔寿、关茂会等著名中医给肝病科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多年的发展也使肝病科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肝病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病源多,门诊量大,诊人数以8%-10%的比例逐年攀升,2011年门诊量达32800人,其中约30%的患者从外地慕名而来。50年来先后参加了国家六五、七五、十一五、十二五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建设工作,2012年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逐渐形成了北京市具有中西医结合诊治肝病独具特色的专业科室。

为了更好的为病人服务,近年来我科积极开展膏方的肝病治疗,在脂肪肝的治疗上,抓住病人多有乏力、体胖的症状,突出脾虚湿盛、兼有痰阻血瘀的病机特点,运用健脾益气药为主的“消脂清肝汤”治疗,在控制转氨酶、血脂及影像学改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慢性乙型肝炎重用清热解毒之品,并贯穿益气健脾的治疗原则,特别是对较低病毒复制的患者长期治疗能获得一定疗效;对肝纤维化的逆转,是中医治疗的优势所在,我们根据患者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首次提出“活血化瘀三步法”,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在肝硬化失代偿合并腹水,西药利尿剂疗效不好的情况下,结合病人病情,采用益气健脾利水的法则,自拟“黄芪五苓散”加减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腹胀、尿少的状况,显著增加疗效;对于肝癌高危病人,AFP不断升高者,近年来不断总结研究,发现健脾解毒法可改善病人病情,同时有部分患者可以控制和降低AFP水平,正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总结。由于膏方具有补益和强健的功能,又可以长期服用,口感好,疗效显著,受到广大病人欢迎。


陈艳
陈艳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