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夏敏 人已读
什么是小儿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发病年龄多为3个月-5岁。当腋温在38.0℃以上(肛温>38.5℃)时突然出现惊厥,一般在发热24小时内出现,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则考虑热性惊厥可能性大。
小儿热性惊厥的表现
典型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周发绀、肌肉强直或阵挛、大小便失禁等。发作持续时间不一,发作后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
新生儿及婴儿常为不典型发作,表现为面部、肢体局灶或多灶性抽动,局部或全身性肌阵挛,或出现突发瞪眼、咀嚼、流涎、呼吸暂停、阵发性发绀或苍白等症状。
也有患儿仅表现为眼角、口角抽动,双侧肢体交替抽动或单侧肢体抽动。
热性惊厥也可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
现在,重点来了!!!惊厥时,家长应该做什么急救呢?
发作时
1.家长应立即将患儿放于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移除周围障碍物,避免二次伤害如摔伤、磕碰伤等。
2.抽搐时,千万别刺激患儿,切忌掐人中、撬开牙关、按压或摇晃患儿。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儿口鼻部及呼吸道分泌物。解开衣扣腰带,有利于患儿呼吸。
4.保持环境安静,禁止喂水或喂物。
5.持续发作超过5分钟仍不缓解者,及时拨打120就医。
发作后
若患儿发作后大量出汗,则应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多饮水,可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的食物,如麦片、鸡蛋、牛奶等。
预防
1.让患儿参加适当体育锻炼,增加患儿的机体抵抗力,上感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口密集处。
2.降温:对于体温超过38.5 ℃的患儿,可适当给予降温治疗, 如口服布洛芬混悬滴剂,两次服药时间间隔至少6~8 h,24 h 用药不可超过4 次。
在药物降温的同时,也可配合物理降温措施,如湿毛巾、退热贴敷于患儿的颈侧和额头,并用温水对患儿的颈部、腹股沟和腋窝等进行擦拭等。提早降温,可减少热性惊厥发作机会,起到预防作用。
现在,大家遇见小儿惊厥还会慌张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