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聊聊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的应用
发表者:郭仁宏 人已读
我们知道,在T细胞上会有PD-1的表达,而在肿瘤细胞上面有PD-L1的表达,那么通常来讲,这样的一条通路中, T细胞在肿瘤上面表达PD-L1以后,我们的T细胞可能无法识别它,而如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去阻断这条通路,我们的T细胞就会变得可以识别,就达到进一步清除肿瘤的一个免疫相关的功能。
其实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是通过免疫环发挥的,其中有7个关键性的步骤,就包括了肿瘤如何去递呈它的抗原,然后在淋巴结的起始阶段达到免疫系统T细胞的激活阶段,然后再进一步通过血液系统运输,输送到肿瘤的表面,进一步起到杀伤的作用,这就是经典的肿瘤达到杀伤的效果。免疫治疗跟传统的治疗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会形成一个记忆性的T细胞,而一旦记忆性T细胞形成以后,它会在用药以后达到长期的识别,从而进一步的持续清除肿瘤细胞。
2018年,免疫治疗获得了诺贝尔奖,而我国也在2018年6月批准了纳武利尤单抗,作为二线免疫治疗的经典治疗方式以及新的方式,从此也开启了我国免疫治疗的新时代。其实,目前我国上市的PD-1单抗,还是有一系列的适应症的,包括在一线联合培美曲塞的铂类的化疗或者是PD-L1高表达的单药的K药(帕博利珠单抗)的化疗,还有在二线当中O药(纳武利尤单抗)以及K药(帕博利珠单抗)的经典单药治疗模式。我们在用药中,首先要除外EGFR和ALK阳性的患者,所有的这些目前在我国已经获得了相应的适应症。
与传统的化疗相比,PD-1单抗首先在二线治疗当中,把生存率从传统化疗的5%提高到16%,也就是5年生存率整体提高了3倍左右,在一线的联合治疗方面,对比传统的双药化疗,我们在传统化疗的基础上增加了免疫治疗,使得1年的生存率整体提高了40%,所以说这样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真的是一个极大的福音。
肿瘤的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是激活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T细胞持续发挥识别肿瘤、清除肿瘤的作用,所以说,从作用机制而言,它的作用显示出比较持久的特征。这是它的第一个特征。而对于传统化疗来讲,基本上两年的生存率或者是疗效基本为零。肿瘤免疫治疗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它可能存在假性进展。因为在PD-1抑制剂发挥作用的时候,人体的T细胞可能会聚集在肿瘤中心,使得肿瘤会在影像上表现出迅速增大的假象。如果此时患者体感非常好,没有特别的不适的主诉,而且既往存在的症状得以进一步的改善,就是假性进展。如果发生假性进展,在持续进行PD-1单抗的治疗以后,病灶会缩小。
与化疗相比,整体来说,PD-1单抗的耐受性是比较好的。如果化疗的(严重)副反应发生率在50%以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单抗)的(严重)副反应保持在10%以下。但是对于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来讲,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早期进行识别和互动报告,在更早的时间进行副反应的管理。因为我们知道,免疫治疗相关的一些不良反应从头到脚都可以发生,但是有个很大的特点——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大多数都可逆转。只有知道这些毒副反应,及时跟医生进行沟通,才能及时进行合理的管理,从而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价值最优化。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11-06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