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囊切除那些事
随着微创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已成为治疗各种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的首选手术方案,在国内外已大量广泛开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金标准”。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这一微创治疗手段去除病灶,缓解病痛,并大大降低胆囊癌的风险,手术后患者恢复很快,一般术后2天左右就可以出院,一周左右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
然而临床上相当一部分胆囊疾病患者已经到了应该手术的时候却因担心手术相关并发症、及疑虑胆囊切除后对身体功能的影响而迟迟下不了手术决心,同时胆囊切除手术后的患者还应在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一些问题和疑惑。
1、胆汁是肝脏合成和分泌入胆道的,胆囊切除其实并不影响胆汁的合成和分泌
胆汁是在肝脏内合成的,而胆囊的主要作用就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可以将其比作临时的胆汁储存仓库,或者是河流上蓄水的水库一样,当我们进食时胆囊收缩将胆汁挤入胆道再进入肠道。正因为胆囊作为胆汁的临时中转站,如果胆汁成分异常或胆囊收缩功能障碍,就容易在胆囊内形成结石,在进食时结石会伴随着胆汁涌向胆囊开口(胆囊管),一旦阻塞就会引起疼痛(胆绞痛)或发炎(胆囊炎),反复的疼痛或炎症刺激会进一步加快结石形成,长期慢性炎症还有可能导致胆囊癌变的出现。
胆囊切除对肝脏合成胆汁的功能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胆囊的缺少也不影响胆汁从肝脏经由胆管流入肠道,就像河流没有水库一样可以正常流动一样。唯一缺少的是胆囊对于胆汁的浓缩和储存作用,手术后尤其是手术后早期,进食后胆汁进入肠道的节律性因此受到影响,导致某些食物成分(主要是脂肪类)的消化不够完全,严重者会出现相关不适症状如腹泻等,这其实是很多人的担忧之一。
2、胆囊切除术后容易出现哪些症状?
手术后早期的不适症状主要有切口疼痛、呕吐,以及手术相关的出血、胆瘘、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后远期的不适症状主要进食油腻食物或饮酒等之后出现消化不良表现,包括恶心、腹痛、腹泻、腹胀等,这些症状多数在手术后半年至1年内逐渐缓解消失,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手术后长期存在上述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质量。
(1)术后腹痛 胆囊切除术后部分患者会有持续性或发作性上腹痛,文献报道发生率为23.8-37%。原因包括切口疼痛、胆总管残余结石、残余胆囊结石、胰腺炎及其他腹腔器质性疾病,还有一种少见情况是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相关性胆源性腹痛。胆囊切除术后腹痛首先要排除胆总管残余结石、残余胆囊结石、胰腺炎以及是否合并慢性胃病等,通过胆道磁共振(MRCP)和胃镜等检查多可明确诊断并予以相应处理。如果考虑为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相关性胆源性腹痛,可以用药物治疗,包括钙通道拮抗剂、胃肠动力调节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抗抑郁药及中药等,其中匹维溴铵(得舒特)是作用于消化道局部的高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研究显示其能有效抑制Oddi括约肌痉挛,可降低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胆总管压力,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对症药物。
(2)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相关性腹胀、腹泻
研究表明,接受胆囊切除术后2-24个月内,有40-50%的患者存在1-2项腹部症状,如腹胀、消化不良等;术后1周新发腹泻的发生率约为25%,术后3个月新发腹泻的发生率约为5.7%,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相比较腹痛症状,腹胀、腹泻的发生率显得更高一些,但伴随时间延长,这些症状可以逐渐缓解,特别是通过及时药物干预和饮食控制的人群,发生率更低。
大量临床经验表明,如果手术前胆囊功能基本丧失,包括反复胆囊炎发作,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萎缩等,胆囊已处于无功能状态,要么手术前就已经出现明显腹胀、腹泻,要么身体早已适应这种“无胆”状态,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后反而不会发生明显的消化功能紊乱;如果手术前胆囊功能正常,特别是因为胆囊息肉接受手术的年轻人,在胆囊切除后由于胆囊储存和浓缩胆汁功能突然中断,进食后由于缺乏足够浓度的胆汁造成脂肪的消化吸收障碍,在胆囊切除手术后更容易发生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胆囊息肉手术不仅需要慎重,而且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坚持用药并严格控制饮食,尽可能减少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
腹泻的发生可能与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流入肠道的节律与流量变化及胆汁酸吸收不良相关,进食脂肪类食物后,由于缺乏胆汁协助消化、吸收,可导致脂肪泻。上述原因导致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可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和补充消化酶治疗。我们一般建议至少在手术后服药3个月,常用的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等。腹泻症状大多数可在术后3个月后逐渐缓解,伴随着胆道代偿性扩张,可发挥部分胆囊暂时储存胆汁作用,使肝脏分泌的胆汁不直接入消化道,减轻对肠道的持续刺激,减少排便次数。
3、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辅助脂肪消化,缺少胆囊的临时存储、浓缩,导致食物中的脂肪成分消化吸收异常,因此胆囊切除术后应尽量减少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忌食油炸食品(炸薯条、炸肉等)、甜食(蛋糕、巧克力、奶油等)、高胆固醇食物(蛋黄、肥肉、鸡鸭汤、动物内脏和海鲜等)。
在手术后15天内,应遵守如下的饮食规则:
饮食中应以适量补充营养为主,包括主食、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可以增加瘦肉、水产品、豆制品、海鲜、水果蔬菜等的摄入,满足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建议规律饮食并且少量多餐,禁忌暴饮暴食,避免高脂油腻食物。
在手术后1-3个月,应遵守如下的饮食规则:
通常情况下,胆管会在3个月左右出现代偿性扩张,可以调节胆汁的排放,起到胆囊存储胆汁的作用,这时候机体代偿机制初步形成,饮食中可适当提高脂肪的比例,以无腹泻、腹胀为标准,逐渐恢复手术前的正常饮食,但仍要禁忌暴饮暴食,特别要戒酒。
总而言之,大多数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几乎没有明显影响,术后一些消化不良等相关症状大多数随着时间延长和胆道自我代偿而逐渐缓解消失,即使少数患者症状不能完全缓解,也可通过药物控制且基本不影响生活质量。
本文是林为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