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海生 三甲
张海生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

什么是厌食症?厌食症如何治疗?

4395人已读

“身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村上春树说。

然而,或许对于厌食症患者来说,“战争是更恰当的比喻。”在以瘦为美的时代里,不少的人执着于看不见的脂肪和可能增加的体重,食物是她的仇敌,却在暴食时带给她安慰。对食物的“沉溺”与“节制”反反复复。

神经性厌食症,这真的不是什么好玩又酷炫的事,我曾见过不少的来访形体消瘦,皮包骨头……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还伴有各种衰竭症状,心理也陷入了抑郁状态,和你想象的“弱柳扶风”林妹妹的形象完全不同。晚上睡觉时经常被自己咯醒,看着别人吃饭那么香,自己怎么努力连根菜叶都咽不下去,生吞还会呕吐。最痛苦的,莫过于周围人异样的眼神和指指点点。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将介绍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的英文是anorexia nervosa,属于一种进食障碍以及精神疾病。

在任何年龄段、性别的人群都可以出现厌食症的问题,但是发病率在女性青春期里会普遍一些。对于厌食症患者来说,他们通常会很努力的控制体重,不管什么时候都觉得自己很胖,有多余的脂肪,因此来控制自己的身材。控制手段包括吃非常非常的少、不停的运动来消耗摄取的热量或者/以及使用药物来控制食物摄取。

如何患有厌食症?

和很多疾病一样,厌食症有多种发病原因。抑郁症、酗酒史或者相关家庭病史会增加患有厌食症的几率。但是,也有很多个人、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会增加这个疾病的发病率。

1)个人因素

Ø个人因素包括对自己的体重、饮食等生活方式的要求。

Ø有些人在过度要求自己、追求所谓的完美的时候会变得对饮食(和自己)越来越苛刻。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心里的目标,对饮食和身材等话题非常敏感。这样强迫的个性从而也增加了厌食症的发病率。

2)社会因素

Ø当然,现在社会追求所谓的瘦=美也很有可能是增加发病率的原因之一。打开杂志、电视、社交软件,这个社会仿佛把体重和自律这两个词划了等号。如果你够瘦、够白、够纤细,那么你就有着足够的自控能力。然而,只要你有了一小块貌似多余的脂肪,好像大家就会把焦点放在这上。从而,社会和周边的压力,让部分人群变得更加控制饮食和体重,一不小心走到了厌食症上。

Ø这个问题在青少年期尤其普遍。发育的青春期不仅是身体在发生变化的一个阶段,也是少年少女们逐渐有自己的审美和对世界看法的一个时期。一些扭曲的社会审美,也会让部分人群过于错误的控制自己的饮食。

Ø当然,过去的生活习惯(例如不停的节食、使用错误的减肥方法)和突然的生活改变(换了新的工作、一些人的离开等)也会变成患有厌食症的因素之一。

厌食症有什么症状?

除了以上所说的严格控制饮食、用药、不停地运动以外,厌食症患者也有可能有以下症状:

Ø因为体重的原因拒绝或者故意不吃东西

Ø不承认自己和食物的关系扭曲化

Ø不承认自己饿了

Ø不停的看体重、照镜子、看身上是不是多了一块肉

Ø只吃一类食物或者非常定量化的食物

Ø慢慢的和社会断开联系,不想和大家一起吃饭

Ø失眠

Ø

厌食症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伤害?

体重过低和长期节食而引起的营养不良这是最常见的问题。同时,由于营养不良会引起生育、骨骼、贫血、心血管等疾病。

厌食症的极端就是不吃任何食物,说夸张一点就是把自己慢慢的饿死。但是,除了在身体上的问题以外,还会有一些社交上的障碍。例如拒绝和大家一起吃饭、长期纠结体重和食物而无法专注于其他事情、抑郁和焦虑的心情等。

如何改善厌食症?

Ø如果你觉得你有可能患有厌食症或者你已经患有厌食症了,我真的非常建议寻求医疗人员的帮助而不是一个人承担。

Ø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厌食症不仅仅是不吃或者严格控制食物,它同时也是一个精神上的疾病。可以寻求帮助的医疗人员包括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营养师和护士等。由于症状的不同恢复的时间和治疗方法也有区别,有些人也许只需要门诊看医生,然而有些人却需要长期住院恢复。

Ø也许你担心社会异样的眼光而不敢去寻求帮助,然而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健康都同样的重要。如果你不希望厌食症症状延续下去,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正视它。

Ø另外一个建议寻求医疗人员帮助的原因是厌食症分不同的严重度。有些人也许是体重偏低、每天少量进食、大量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有心理医生和营养师的帮助,可以慢慢拾起对饮食和身材的信心,重新看待和食物的关系。

Ø但是有些人也会选择用药并且身体已经开始出现其他红灯(例如贫血、骨质疏松、减少肌肉等),那么这个时候急需医生的介入。

Ø如果是长期拒绝进食,这样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调,需要住院进行治疗然后再慢慢恢复饮食。

这篇科普其实仅仅是厌食症的基础入门信息。有些人也许会说“不就吃个饭吗?有什么难的。”相信我,对于很多厌食症患者来说每天吃东西就好像是打了一场仗。

吃,心里难受,罪恶感重重。

不吃,身体慢慢的垮了下去。

如果你是一位厌食症患者,那么我鼓励你去慢慢的寻求帮助,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走出来。意识到需要寻求帮助就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了,不在乎社会的眼光很难,可是一辈子都无法去享受美食和接受自己的身材岂不是让自己更难受?

如果你身边有厌食症患者,那么我觉得我们更需要给制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如果对方不希望以聚餐的形式社交,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活动。不要追问对方为什么不吃食物或者一直去评价对方身材和外貌,也许你不能理解对方,但至少不要再给对方增加压力。

也许选择正确并且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很难,但是在这样的一个谣言满处飞的网络环境下,想好好吃饭真的是难上加难。

张海生
张海生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