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脊柱外科医生的日常诊疗工作——再次赴美学习见闻
美国的发达,在医疗领域体现的淋漓尽致,各种工具、器械、仪器,应有尽有,让我们中国同行眼热。都说费用惊人,但是这里的医保制度比较完善,只要能够覆盖,普通人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久拖不治、求医无门的情况,而且,这里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小病小痛并不需要像中国似的涌入专家门诊,甚至急诊,曾经我自己一个病人开口就说挂我的号是因为专家门诊不像普通门诊的病人那么多,不需要排队,竟然成了挂专家门诊号的理由,多么滑稽可笑,又讽刺,这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门诊实行严格的预约制度,这一天,将有5、6个人同时为病人提供服务。病人一人一室,医生助理先预检,然后向医生汇报病情,再安排医生至诊疗室与病人见面,这时,医生会把他的检查结果展示给病人,解释病情,制订初步手术方案,如果病人同意,后续的工作安排都是有条不紊的由另外一些服务人员安排,非常高效。

医生工作的区域,病人所有的资料都可以看到,了解清楚,然后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手术也是施行预约制度,但并非传说中的一等一年两年的,有的如果医保同意,手术安排的也很快,几天到一周时间都可以。前面说过,在美国,没有医保,任何人都是看不起病的,反过来说,医保的权限也就很大,这样也制约了医生乱施手术的可能。除非急证,平诊病人都要经过保守手术等方法,没有效果,病人或医生告知保险公司同意,就可以安排手术治疗了!

创伤骨科医生在实施骨盆手术中,一个消毒过的骨盆模型就摆在手术台边,不清楚,拿起来研究一下,再做。有人讥笑他们手术少,解剖结构都搞不清,但是我觉得,这恰恰就是他们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所在,patients are first,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铭刻在心的永恒医训吗?
美国医务人员工作认真,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手术开始的核对制度(time out)所有参与手术的人员,主刀医生、麻醉医生、护士、神经监测人员,都一丝不苟的大声说出来术中可能需要的东西,术式、包括出血等等,非常全面,五年前我在UCSF等地学习即有所见,想不到走到西雅图,这个制度执行的依然不打折扣,真心佩服人家。

术前time out,一个一个过,认真而正式,没有一丝的走过场。
如上面所说,美国医疗发达,工具装备齐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脊柱外科手术,没有裸眼开刀的,要么显微镜,要么自己头上戴着放大镜,放大从2.5倍到几十倍,确保了手术的安全、精准,这难道不也是为病人负责的态度吗?

即使是大家平常所说的开放手术,也全部都在放大镜下完成,确保手术
精准、安全。说一个题外话,我5年前美国留学回到医院申请购买了外科手术头灯、放大镜,曾经被很多人笑话过呢。

这是几年前我带着学生在做显微镜下的髄核摘除手术,很多中国老百姓竟然不知道,其实显微镜下的手术,才更称的上微创手术,而且是显微微创手术,安全性、精确度更高。

这是我日常手术时的行头——全部韩国产,价值近7万元人民币,很贵的哟!
美国的医院里真的不缺任何好设备,我5年前就眼馋的O臂机,导航,走过的医院都有两台,我们求了5、6年都没有影的东西,人家5、6年前就有两台了,差距真的有点大啊!

床尾摆放着导航系统,病人趴在一百多万人民币的Jackson手术店上。墙上挂满显示屏,全整的stryker手术室系统!艳羡!
过道里摆满了各种好东西,地主家的余粮很多啊!

一台机器价值近百万,这只是一部分吧!

仓库里的备货

手术中的情形
这就是我此次参观学习的医院,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港景医院

门诊部门口

病人出入院大门口

住院大楼

医院为全美一级创伤中心(最高级)负责四个州的创伤救治工作,大门一侧的直升机停机坪,与忙碌的急诊救治直升机,不时有急诊病人转送到医院。

空中廊桥

我的带教老师,著名的华裔神经脊柱外科医生张方迤教授在手术室合影留念。
山高水淡,来日方长——期望我两个月的学习,能再次补充完善提高自己,为我的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美丽的华盛顿大学校园,远处巍峨壮丽的雷尼尔雪山。
本文是张绍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