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腔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指导
一:术后卧位怎么做
1.术后当天,麻醉清醒后6-8小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摇高床头位置,高于床头,利于胸腔积液引流。
2.卧床期间家属应协助患者在床上做肢体功能锻炼。患侧肢体上举、外展、前后摆动,直至摸到对侧耳朵,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功能丧失。下肢进行伸屈练习,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
3.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干燥,如有潮湿,适时扑爽身粉,预防压疮。
二:下床活动怎么做
1.术后第一天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每次五分钟(可酌情增加),多次下床活动。
2.术后第二天往后可逐次增加活动时间及次数。
三:管道怎么做
1.胸引管:
①避免管道扭曲、折叠、受压等,定时挤管预防堵塞,保持引流的通畅。
②床上翻身时,避免过度牵拉,防止意外脱管。
③如发生脱管,尽快反折,告知医生护士。
④下床活动时引流瓶高度低于腰部的位置,防止逆流引起感染。
2.PICC中心静脉置管:穿脱衣服时避免管道打折,注意穿刺点如有渗液、出血,及时告知护士。
3.胃管、营养管:保持管道妥善固定,防止脱管,下床活动时可用别针将胃肠减压挂于衣服上。
4.尿管:根据病情,遵医嘱尽早拔除尿管,多喝水、多排尿,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四:咳嗽咳痰怎么做
1.术后第一天鼓励患者尽早咳嗽咳痰,促进肺复张及预防肺部感染。
2.可吹气球,锻炼腹式呼吸。(用鼻子深吸气时使腹部鼓起,屏气1-2秒用嘴慢呼气)
3.咳痰困难时,可先做雾化吸入,将痰液稀释后,叩背助咳。(五指并拢,叩击病人背部,自下而上反复进行)
五:伤口疼痛怎么办
1.止疼泵用完后,及时告知医生开止疼药,可遵医嘱规律服药,预防疼痛。
2.咳嗽咳痰时可用手轻捂住伤口,减轻震荡时引起的疼痛。
六:术后发热怎么办
1.保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预防交叉感染。
2.<38.5℃多饮水(食管病人除外),温水擦浴腋窝、额头、四肢等物理降温。
3.>38.5℃及时告知护士,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药物控制。
七:饮食吃什么
1.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粗细粮食多品种合理搭配,从食物中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脂肪等,忌辛辣刺激。
2.食管病人饮食:
禁食期间:遵医嘱鼻饲饮食。
经口进食后注意:规律饮食、少量多餐,进食后应坐位休息30分钟左右。
八: 心理指导
部分患者因自身疾病产生焦虑心理,或术后不积极配合愈后治疗,家属应与其多沟通,聊天或鼓励患者,关注其他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事物,使其注意力得到转移、分散,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文是孙健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