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奕 三甲
张奕 副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高压氧科

几乎无血的条件下,生命也能维持吗?--高压氧托起无血的生命

3085人已读

几乎无血--血红蛋白仅4g/L的条件下(正常值120-160g/L),动物也能生存吗?

公众号用1.jpg

《无血的生命》讲的就是猪在几乎无血的情况下、在高压氧舱内,成功存活45分钟的过程。

视频时间:4分钟

大小约69兆

请在WIFI下观看


2019年12月10日,我们高压氧远程医疗平台进行了第五个远程讲座暨总第十场直播互动。

我科副主任医师张奕和大家进行了交流。


主要内容

1960年荷兰学者Boerema

发表论文:《无血的生命》

实验研究是这样做的:

在3个大气压的高压氧舱里:

◆ 实验猪一边从股动脉放血,一边从股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胶体溶液等不包括血红蛋白的液体,
◆ 血液里几乎没有红细胞,血红蛋白最低降到0.4%(4g/L),在这段时间,血液循环及血压自动维持着正常状态,回输正常血液后平安恢复,减压出舱。

实验猪奇迹般地活了45分钟。


在常压环境中:

◆对照猪按上述条件,从动脉放血,同时从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胶体溶液等液体。
对照猪很快死亡
高压氧舱内为什么会实现无血的生命?
氧在血液内的运输有两种形式,即结合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和物理溶解氧(溶解在血浆内的氧)。
①在正常情况下(常压吸空气),100ml动脉血可携氧量18.5ml%(假如血红蛋白14g/dl),其中18.2ml%是结合氧,0.3ml%是常压下物理溶解氧量。
公众号用2.jpg
100ml动脉血含氧量为19ml%,100ml静脉血含氧量为14ml%,两者的差值5ml%实际上就是在组织进行气体交换时应提供的氧量。高压下吸100%氧,当压力达到2.36 ATA时,100ml动脉血中溶解氧量上升到5.29ml%,完全可以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其实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血红蛋白供氧。
Boerema的实验告诉我们:高压氧下,体内溶解氧的大量储备能够争取比常压下更多的时间来阻断血流;提示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溶解氧量维持机体的生理过程。
1964年,受到这篇文章的启发,福州李温仁教授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医用高压氧舱,并在舱内进行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


1963年,

在Boerema主持下,

召开第一届国际

“高气压医学学术会议”,

标志着现代高压氧医学的开始。

我们为了不忘高压氧的初心,2018年第三届全国高压氧医学主题宣传周活动的主题就是:
“高压氧- -托起无血的生命”
一共20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9家医院参加。
2019年第四届全国高压氧主任宣传周共26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5家医院参加。我们同步启动,进行主题宣传、义诊、体验、远程讲座等活动。
2020年第五届全国高压氧医学主题宣传周
已定于
2020年6月15日至6月19日举办

张奕
张奕 副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高压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