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布病的实验室检查、复发、再次感染、以及转归
布病的实验室检查阳性判定标准:
1.病原分离
目前为止分离出布氏菌仍然是确诊布病最可靠的证据,尽管布氏菌分离有时与取材、病期都有关系,且未分离到布氏菌也不能排除感染。
2.试管凝集试验:(莱特凝集试验)1:100(++)及以上判定阳性
目前临床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之一,特异性较好,敏感性较高,对可疑反应的病人在10-25天内重复检查,以便进一步确定诊断。该实验有时出现前带现象和封闭现象,故有时出现假阴性结果。
3.补体结合试验:1:10(++)及以上判定阳性
该试验特异性较强,该反应的结果与布病临床表现及病期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敏感性较差,操作复杂,不适用于大面积检疫采用。
4.抗人球蛋白试验:1:400(++)及以上判定阳性
布氏菌感染后15天出现不完全抗体,3月左右达高峰,可持续1年左右,该实验可作为早期和追溯诊断。敏感性高于莱特凝集试验,特异性较强,尤其适用于诊断亚急性和慢性病人,所查抗体只要是IgG、igA类,但该实验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在试管凝集试验结果为可疑,患者又处于慢性期时可考虑该实验予以诊断。
5.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血清0.03ml出现可见凝集判定阳性
简便、快速、容易操作。主要检查IgG类凝集抗体,特异性较好,与补体结合试验、抗球蛋白试验有较高的吻合率。
6.平板凝集试验:0.02(++)及以上判定阳性
简便、快速、易掌握,较敏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具有一定的假阳性结果,所以不适用于做确诊的可靠依据。
7.皮内变态反应:已公认布病病程中Ⅳ型变态反应的存在,针对这一点该方法敏感性较好,阳性病人表示受过布氏菌感染,不能做最后判定。
人从发病20-25天开始即可出现阳性,临床症状消失后尚能维持数年,甚至长达20年,因此常用于慢性期病人的诊断和追溯诊断。
有关布病的复发、再次感染
有关布病的再次感染是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十分复杂的问题。人患布病后由于传染免疫和传染后免疫,机体对布氏菌的再次攻击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是不够巩固的,相对的,暂时的。当过量的布氏菌再次侵入具有一定免疫力的机体时,能突破免疫屏障,引起感染发病。病愈的人因长期生活在与病原菌相接触的环境中,由于反复接触病原菌,是可以再次感染发病的。因此病人经过治疗恢复健康或症状自行缓解持续一定时间后再次出现典型布病临床症状时,应当考虑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再次感染有3种可能
1.机体内保留有布氏菌,并存在免疫反应时的在感染(又叫重复感染)
2.机体中没有布氏菌,但免疫反应仍为阳性的再感染
3.体内既没有布氏菌,又没有免疫反应的再感染
到底在第一次病愈后的多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再感染,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一般来说讲,再感染发生的时间可在病愈的3年后。也许与传染和传染后免疫的消失有关,这么长的间隔时间内,病人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也可能有很轻的残余表现。
病人再次感染也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形式的临床经过,急性期病人起病急剧,急慢性期病人,局部损害都较明显(关节、神经系统损害),病人几乎都有关节、肌肉疼痛症状,说明机体在遇到重复感染时是从局部表现进行的应答反应。
再次感染和复发的鉴别较为困难,特别在与疫区与传染源反复接触环境中工作的人身上发生时,就更加困难。一般认为复发是完成治疗后的10个月内出现,但有些病人(脾内产生布氏菌局限化),更长的时间后才复发。有流行病学先决条件存在时,持续时间不少于1年的缓解之后,出现了布病的症状,应考虑再感染而不考虑复发的可能。再感染与复发在临床上没有客观指标能够加以区别,发病时间,是否存在流行病学先决条件是两个可供参考的指标。而感染后经过5-10年,甚至10年以上,发生了疾病的急性期的症状,血清凝集反应和血培养阳性,可以说是支持再感染,不支持复发。
关于再感染和布病的残余症状的鉴别,这点并不难。再感染临床症状较明显,血清学反应+,具有布病残余症状的病人,没有疾病活动的指征、症状还可因各种诱因而加重。
最后说说关于布病的转归:
治疗布病的目的在于消除病人的临床症状,使体力、劳动能力得到恢复,防止复发。因此不仅要看到近期疗效,还应该特别注意远期效果。
近期疗效:
1.治愈: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消失,体力,劳动能力恢复,布氏菌培养2次(间隔半个月至一个月)阴性,化验检查各脏器功能均正常(布病血清学不参考)
2.基本治愈: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消失,体力,劳动能力基本恢复,布氏菌培养2次(间隔半个月至一个月)阴性
3.好转:达到2项指标者,1,2项指标比治疗前好转
(1)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消失
(2)体力,劳动能力基本恢复
(3)培养阳性者,布氏菌培养2次(间隔半个月至一个月)阴性
4.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后有短期症状改善,但停药2周又复发
远期(1年以上)疗效:
1.治愈:近期治愈的指标维持1年以上无复发
2.基本治愈:近期治愈的指标维持1年以上仅有轻度反复,但不经治疗自行缓解。
3.好转:仍有轻微症状(如关节疼痛),劳动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但较治疗前有增强。
4.无效:同近期疗效的无效指标
本文是宝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