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杨斌 三甲
徐杨斌 副主任医师
宁德市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鼻出血如何防治?

2083人已读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急症。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

1577461349.png

误区:

你们知道吗?流鼻血时为了不流血,大家都喜欢“头后仰”,现在来告诉你出血时头后仰有坏处:

1.会使鼻腔内已经流出的血液因姿势及重力的后流到咽喉部,并无真正止血效果;

2.咽喉部的血液会被咽入食道及胃肠,刺激胃肠粘膜产生不适感或呕吐;

3.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呛入气管及肺内,堵住呼吸气流造成危险;

1577461350.png

正确方法是,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压迫止血。

1577461350.png

很多人流鼻血常常认为是鼻子本身出了问题,比如鼻炎、空气干燥导致等。其实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

局部病因:

1.外伤:鼻腔异物、挖鼻、用力揍鼻、剧烈喷嚏;

2.炎症:鼻腔和鼻窦炎症使鼻粘膜破裂致出血;

3.鼻中隔病变:鼻中隔偏曲、糜烂、溃疡、穿孔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鼻出血;

4.鼻部及鼻咽部肿瘤:鼻、鼻窦、鼻咽部恶性肿瘤早期可少量反复出血,晚期可因肿瘤组织侵犯大血管而引起大出血,良性肿瘤如鼻咽纤维血管瘤则出血量较多。

全身病因:

1.血液疾病:血小板量异常、凝血机制异常;

2.急性传染病;

3.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管硬化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4.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维生素 c 、维生素 k 、维生素 p 或钙缺乏等;

5.化学药品及药物中毒磷、汞、砷、苯等中毒,长期使用水杨酸类药物

6.内分泌失调

7.遗传性出血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肝肾疾病,风湿热都可伴发鼻出血

鼻出血属于急症,大量出血者有情绪紧张恐惧,应予以心理安慰,使之镇静。

家中急救止血方法

1. 局部压迫止血

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竖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直接压迫约5至10 分钟。大部分病人都可以此种方法简单止血。假如压迫超过了十分钟后血仍未止,则可能代表着严重的出血或者其他问题的存在,要及时于医院诊治。

1577461350.png

2.用冰冷敷

冰冷能促使血管收缩及减少流血。可以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鼻子、颈部及脸颊促使血管收缩减少流血。

1577461351.png

3.其他:

家中有云南白药可洒在棉球上塞入鼻腔。

忌用纸卷、棉花乱塞这不但起不到止血作用,不干净的纸卷及棉花反而会引起炎症。

如患者经以上方式处理仍无法止血,或者出血量大,则需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预防

1.在干燥季节:对有鼻出血史的患者,家庭可适当使用备有眼膏,每天睡前可在鼻腔内均匀地涂抹,以滋润鼻粘膜。

2.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3.保持大便通畅

4. 纠正随便挖鼻孔等不良习惯,避免用手挖鼻腔,以免鼻粘膜损伤

5.要忌烟酒,减少辛辣和油煎的饮食。

6.注意擤鼻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摒,之后交替。鼻涕过浓时以盐水洗鼻,避免伤及鼻粘膜。

7.积极治疗原发病。


徐杨斌
徐杨斌 副主任医师
宁德市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