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光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

发表者:杨晨光 人已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小关节受累为主、对称性、持续性、进行性关节炎。多见于女性,在我国患病率为0.32%~0.36%。

基本病理改变:滑膜炎

mmexport1576924062054.jpg

通常侵犯的关节

临床表现

mmexport1576924103262.jpg

近端指间、掌指、腕、膝和足趾关节受累最为多见

可有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受累,髋关节受累少见

关节呈对称性肿胀、压痛伴晨僵

常见关节畸形是腕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表现

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关节周围或内脏的类风湿结节,并可有心、肺、眼、肾、周围神经等病变

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出现在20%~30%的病人。浅表结节多位于肘鹰嘴附近、枕、跟腱等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结节呈对称分布,质硬无压痛,大小不一,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其出现提示病情活动。深部结节可出现在肺部。

诊断要点

mmexport1576924143220.jpg

根据关节功能分类,帮助医师进行临床诊断。

1、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要点

mmexport1576924172427.jpg

2 、最新的RA分类标准

mmexport1576924234908.jpg

实验检查:

活动期有轻至中度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有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

IgG、IgM、IgA可升高

补体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60%~80%患者有高水平RF

其他自身抗体,如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等对RA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3、X线检查

Ⅰ期: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影,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软骨下囊样破坏,骨侵蚀改变;

Ⅲ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脱位;

IV期: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疾病初应摄包括腕关节的双手相,双足相,胸片或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相

X线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轻度骨质疏松,继之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破坏,关节脱位或融合

根据关节破坏程度将X线改变分为Ⅳ期

4、我国早期RA分类标准

mmexport1576923969062.jpg

标准诞生至今,已被证实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在患者病程<3个月的时候,有16.1%的患者可能被误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风湿病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早期RA分类标准,如下表所示,对RA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5、活动性判断

疲劳的严重性

晨僵持续的时间

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程度

关节压痛和肿胀的关节数

关节功能限制程度

急性炎症指标

血沉或C反应蛋白

6、缓解标准

符合五条或五条以上并至少连续2个月者为临床缓解:

晨僵时间低于15分钟

无疲劳感

无关节痛

活动时无关节痛或关节无压痛

无关节或腱鞘肿胀

血沉(魏氏法)女性小于30mm/小时,男性小于20mm/小时。

下列情况不能认为病情缓解

活动性血管炎

心包炎

胸膜炎

肌炎

近期无原因的体重下降或发热

特殊类型RA

缓和的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可凹性水肿综合征(RS3PE)

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腕关节、屈肌腱鞘炎及手关节的急性炎症,伴手背部可凹性水肿

肘、肩、髋、膝、踝及足关节可受累

RF阴性

回纹性风湿症(Palindromic rheumatism)

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数小时内迅速波及多个关节

好发于手指、腕、肩及膝关节

所有症状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完全消退

实验室检查和X线均正常,滑膜液及滑膜组织无RA急性期的特征性改变

50%的患者在初次发作的多年之后发展为持续性滑膜炎,并出现RA的特征性表现

Felty综合征

关节炎

脾肿大

中性粒细胞减少

多伴有淋巴结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热及体重减轻。

并发淀粉样变性

RA并发淀粉样变性常见于RA晚期

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脾脏、肾、胃肠道及全身小血管等部位

肾活检或肠粘膜作病理诊断

预后不良的征象。

鉴别诊断

骨性关节炎

痛风

银屑病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其他结缔组织病

其他:感染性和反应性关节炎等

常规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通过抑制环氧酶的作用,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产生抗炎止痛作用,不能更改病程和预防关节破坏。

?具有抗炎、止痛、退热、消肿作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昔布类)与传统的NSAIDs比,能明显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其他不良反应:肾脏、外周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肝损害等

剂型、剂量个体化

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NSAIDs同时服用, 只有在一种NSAIDs足量使用1~2周后无效才更改为另一种

不能更改病程和预防关节破坏

注意事项:剂量个体化,只有在一种NSAIDs足量使用1~2周后无效才更改为另一种,不宜同时服用两种NSAIDs。老年人宜选用半衰期短的NSAIDs。

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NMARDs)

具有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较NSAIDs发挥作用慢,明显改善需1~6个月,为慢性药。

首选药为甲氨蝶呤,如患者不能耐受,可改为氟米特或其它DMARDs。

3、糖皮质激素(GC)

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

强的松30~40mg每日,症状控制后递减,以每日10mg维持,以后逐渐停用,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治疗原则:不需要大剂量时用小剂量,能短期使用时不长期使用

4、植物制剂

雷公藤

青藤碱

白芍总甙

5、其他治疗

生物制剂

TNF-α单克隆抗体(infliximb)

人可溶性TNF受体融合蛋白(Etanercept)

干细胞移植

基因治疗

外科治疗

滑膜切除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

其他软组织手术

关节融合术

预后

大多数患者病程迁延

头2~3年致残率较高,3年内关节破坏达70%

积极、正确治疗使80%以上的患者病情缓解

只有少数患者最终致残

影响预后的指标

尚无准确预测预后的指标,通常认为:

男性比女性预后好

发病晚者较发病早者预后好

起病时关节受累数多,或病程中累及关节数大于20个预后差

持续高滴度类风湿因子阳性、持续血沉增块、C反应蛋白增高、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提示预后差

有严重周身症状(发热、贫血、乏力)和关节外表现(类风湿结节、巩膜炎、间质性肺病、心包疾病、系统性血管炎等内脏损伤)预后不良

短期激素治疗症状难以控制或激素维持剂量不能减至10mg/日以下者预后差

未接受合理治疗者预后差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