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管血栓怎么办?
随着导管置入的增多,影像学检查的进步,导管血栓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多。对于导管血栓,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
1、首先明确导管血栓的是什么?——分类是为了个性化处理
导管血栓一般是指导管血栓置入后导致的管内或者管周的血栓;一般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导管内血栓形成(通常导致堵管)
第二种类型:导管尖端少量血栓形成(通常体积较少,但是是三种类型里面最常见的)
第三种类型:静脉内完全血栓形成(通常有明显的症状,危害最大)
2、导管血栓有什么危害?——认识危害是为了提高警惕
对导管:导管不能使用、输液时导致液体外渗
对病人:可能有静脉回流的症状
对诊疗:拔除导管可能存在血栓脱落的风险。
3、针对血栓,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处理同样是要个性化
针对第一种类型:
如果导管还需要使用:溶栓治疗
如果导管不再使用:拔除导管
针对第二种类型:
如果导管还能继续使用:抗凝治疗(至少至导管拔除后)
如果导管不能使用:拔除导管+短期抗凝治疗
针对第三种类型
如果导管还能继续使用:抗凝治疗(至少至导管拔除后并且至少3个月)
如果导管无法使用:拔除导管,抗凝治疗至少三个月。根据患者症状及血栓时长确定是否溶栓治疗。
4、能不能直接拔除导管?——拔除,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
导管更容易折断、血栓容易脱落导致栓塞,拔除前我们会比较谨慎的评估,通常我们会看彩超报告的血栓的大小,还有D-二聚体水平
5、拔除导管后,血栓能不能取出来,留在体内怎么办?——残留血栓,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一般情况拔除导管时,是无法取出血栓的,而留在体内,或者脱落,或者部分脱落、部分留在体内。针对留在体内的血栓,待血栓稳定之后,将成为血管壁的一部分,一般对个人影响不大。对于第三种类型的血栓,如果患者肿胀症状缓解,可以考虑置管溶栓治疗。
图片引自:Jasti N, Streiff M B. Expert review of hematology, 2014, 7(5):599-616

本文是李勇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