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
—— 春节欢聚一堂大快朵颐的时候,小心它钻进你的肚子里
春节回到家里,聚餐时吃吃吃,谁最开心呢?

你感觉是你,还是他?她?

想多了吧~~~~
其实是它!————幽门螺旋杆菌:
这个小东西越来越时髦了。这些年,门诊因幽门螺杆菌相关问题来就诊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多了,不管了解多少,基本你应该都听说过,就像尽管你不玩荒野求生,却也应该听过吃鸡一样。除了病人,朋友亲戚询问相关问题的也越来越多,连医学同道也会咨询相关问题(医学越分越细,越学越专,跨学科不太了解很正常)。
所以第一篇先说说它:
中国名儿是幽门螺旋杆菌,幽门杆菌,外国名儿Helicobacter pylori 我就简称HP吧。它是螺杆菌属的一种细菌,特别之处,就是它极端爱人类,基本上就只喜欢在人类的胃里呆着,而人的胃里一般也就只能容得下它一个常住。大家习惯把它画成绿色和紫色,就像这样:

真实的电子显微镜下照片: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长长的大尾巴——“鞭毛”,动起来就像螺旋桨推进器,停下来就像船锚。
两个歪果仁在1984年把他们发现HP并提出HP是胃炎及胃溃疡的病因的研究发表在《柳叶刀》(著名医学杂志,北京有同名串儿店)上后引起了轰动,后来的各种研究不断证实了,这个和人类相爱相杀的小东西基本上可以掺和各种胃十二指肠疾病,导致各种不舒服的症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而Marshall和Warren两位科学家也因此获得了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足足在研究发表21年之后,活得久很重要吧)

说回正题!!当你在聚餐时大快朵颐,吃吃吃的时候,恐怕也很有可能把它吃进了胃里。
它最主要的途径和载体就是——口水
没错,口腔里是可以检测到HP的。中国过春节,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动物迁移,也是全球最大范围的聚餐开始了,普天同庆炎黄子孙团聚的节日,当然桌餐了,殊不知,此时的HP最开心,可能带有它们的口水,会在夹菜时留在菜盘中,小小的HP会趁此机会被吃进另一个人的胃里,从而开始拓土开疆,互相联姻啦。
理论上HP可以做到一人传一桌,回家全家传!

其实口水直接和间接接触的其他方式都好处理
1. 接吻
处理办法是两人一起查,都有感染就一起治疗,一个有另一个无,就先治好再接吻呗,如果你说你小伙伴太多,那我就不说话了。
2. 口口喂食
一般老人容易有这种习惯去喂小孩子,但只要父母知道了危害,在家里还是比较容易制止这种情况的。
3. 长期一起生活
长期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也会有共用水杯,同吃一份食物,亲吻小孩子的嘴等可能造成口水接触的行为,如果发现有人HP感染,则大家都应该查查,然后进行分餐,这点在成员稳定的家庭内部其实也比较容易做到。

最难避免的,就是过年过节同事聚餐,朋友聚餐,亲戚聚餐。
虽然并不知道谁有感染HP,但按照中国的HP感染率(基本一半吧),一桌10个人,全都没有HP感染,就像早晚高峰发现5号线地铁上有座儿的几率差不多。
怎么办呢?
1.大家都自觉用公筷!

说着简单,做起来,嗯,基本不可能~~~
2. 不参加聚餐!

那你还过个什么节?回单位去值班算了!
门诊过程中,病人们和我分享了他们的智慧:
一、带着小孩儿时,以先给孩子夹菜为由,上菜就先夹,每样都夹一些,既保护了孩子,自己也能吃的上(吃几分饱,就看自己本事了)
二、默默的低调的夹菜,只夹上菜后的最初几口,夹那些别人没碰到过的部分,没到你这里就没地方下筷子了的话,那就算了,吃的上就吃,吃不上就吃别的,总有吃得上的。
三、光明磊落的为他人着想,不管自己有没有HP感染,开桌直接说,我有HP感染,我单夹出来,免得感染给大家!
没错!大声说出来:

以上几条,都是病人分享给我的,我可没让你们这么干,这么干有风险,可能会让别人以为你真有病(包括脑子有病)
四、聚餐还可以选择吃西餐,日料,自助啊~~~~~~
其实,我现在也准备去串亲戚,吃桌餐了
这么多年了,HP都是过春节最开心的那一个
我写了几句,你看了一遍,就算你分享到朋友圈,再分享到微信群里,也一样然并卵,HP未来很长时间内,都会是过春节最开心的那一个

本文是贾纯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