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泌乳素细胞肿瘤,没那么简单
什么是泌乳素细胞肿瘤?
泌乳素细胞肿瘤是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亚型,约占所有分泌性垂体肿瘤的30%-45%。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比例为10:1。是女性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

临床上治疗策略与怀孕生子有诸多关系,下面总结了泌乳素瘤导致高泌乳素血症的一些常见问题
No.1
高泌乳素血症就是泌乳素瘤吗?
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腺瘤,(约占病例的40%),是男性和女性性腺功能减退和不孕的重要原因。
泌乳素(PRL)升高的幅度可用于初步确定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PRL水平> 250ng/mL高度提示存在泌乳素瘤。垂体柄受压或药物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或全身性疾病病人的PRL水平低于100ng/mL。
下面是高泌乳素血症的一些原因:
① 生理原因
包括怀孕、泌乳、压力、睡眠、性交、锻炼、刺激乳头。
② 药物影响
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等。
抗抑郁药物:优降宁、氟西汀等。
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胃复安、吗丁啉等。
其他药物:雌激素、美沙酮、可卡因等。
③ 病理原因
全身性疾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机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癫痫发作。

下丘脑疾病-肿瘤(颅咽管瘤、浸润性疾病(组织细胞病等)。
垂体疾病-泌乳素瘤。
神经性:胸壁病变(烧伤、乳房手术、开胸;、带状疱疹等)、脊髓损伤等。
产生异位泌乳素:肾细胞癌、卵巢畸胎瘤、性腺胚细胞瘤等。
No.2
泌乳素瘤的症状有哪些?
①高泌乳素引起的症状
促性腺素性功能减退症和溢乳。性腺功能减退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规则和闭经,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骨骼矿物质的丢失。高泌乳素血症也可以降低性欲
②垂体大腺瘤的患者中,肿瘤占位效应的症状,如头痛、视力改变,偶尔也会发生脑脊液(CSF)鼻漏、脑积水。
③如果垂体柄受压或正常垂体组织受损,也可能发生性腺功能减退以外的垂体功能低下。
④男性中发现的溢乳高度提示泌乳素瘤。
No.3
检验泌乳素抽血的注意事项
泌乳素以一种脉冲状的方式分泌,血清水平在一天中变化很大,睡眠时的水平较高,早上达到高峰,醒来后逐渐下降,但没有典型的昼夜节律。
采血应在一天最低谷的时间,即上午10-11时为宜。精神紧张、寒冷、剧烈运动、性交,乳头刺激等应激情况可导致催乳素水平升高数倍,但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小时,因而采血前应嘱安静1小时。
只要是不存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静脉穿刺获得的血清样本,单次的PRL水平高于正常的上限即可确诊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
No.4
泌乳素检验值的提示意义是什么?
不同的医院、实验室的泌乳素正常值可能存在差异,请参考化验单后面的正常值范围。
我院的正常值男性为:2.64-13.13ug/L;女性黄体期是2.74-26.72 ug/L,注意:ug/L等同于ng/mL,但是有些单位采用的mIU/L,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计算1μg /L=21.2mIU/L。
①
PRL升高的幅度可以用于确定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PRL>250 ng/mL的水平,高度提示存在泌乳素瘤。
大多数垂体柄功能障碍(假性泌乳素瘤)的患者,药物引发的高泌乳素血症或全身性疾病出现PRL水平<100ng/mL。
②
在泌乳素瘤患者中,PRL水平通常与肿瘤大小相关。泌乳素微腺瘤(直径<10mm)通常导致PRL水平为100-200ug/L,也可能<100ug/L,偶尔达到500 ug/L或更高。
泌乳素大腺瘤(直径≥10毫米)通常PRL值>250ug/L。绝大多数泌乳素巨腺瘤 (最大直径≥4厘米)病人,PRL水平将>1000ug/L。
③
所有大型(≥3厘米)垂体大腺瘤伴有正常或轻度升高的PRL水平(<200 ug/L),应该考虑可能会是所谓的“钩状效应”。
必须对所有超过3厘米的和初始PRL水平<200ug/L的泌乳素大腺瘤患者要求进行稀释PRL测量。
④
对于无症状的高泌乳素血症,建议考虑到巨泌乳素 (macroprolactin) 的影响。可对样本进行胶过滤或PEG处理去除巨泌乳素进行泌乳素的测定。
巨泌乳素是泌乳素无法与靶细胞泌乳素受体结合,因此不能发挥出生物学效应。但其易于在体循环中累积,从而造成PRL浓度假性增高。
No.5
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方法
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首先是病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泌乳素瘤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以及药物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药物停药。
巨泌乳素血症不需要治疗。
No.6
泌乳素瘤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泌乳素瘤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垂体放射治疗和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物治疗。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是泌乳素瘤的金标准治疗方法。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中,溴隐亭和卡麦角林均是全球最常用的麦角碱衍生物。
卡麦角林(Cabergoline)是多巴胺2型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是治疗的首选药物,其耐受性较好,在促使PRL正常化和肿瘤缩小方面更有效,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引进该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溴隐亭。
此外由于溴隐亭半衰期较卡麦角林短,在孕妇中应用有确切证据,因此怀孕期间或怀孕前,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多巴胺激动剂,优先考虑使用溴隐亭。

No.7
多巴胺激动剂耐药后怎么办?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的耐药性的定义存在争议。
目前的标准:使用最大的药物剂量(7.5毫克/天的溴隐亭或2.0毫克/周的卡麦角林),未能使PRL水平正常化,且未能使泌乳素大腺瘤的大小缩小≥50%
对出现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耐药抵抗性的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
① 换另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在对溴隐亭耐药的患者中,约有50-80%的病人使用卡麦角林可以使PRL正常,约70%的病人肿瘤大小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缩小。
受体激动剂剂量
如果患者继续出现治疗效应和能耐受,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剂量提高超出常规使用剂量:通常只要病变还存在,且有效(病灶复查过程中逐渐缩小),且没有出现并发症,就可以逐渐增加剂量。
③ 手术切除肿瘤
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可以通过经蝶窦手术减少肿瘤体检。
④ 放射治疗
效果不佳,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如γ刀等能起到一定效果。
⑤ 其他药物的实验性治疗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克罗米酚;生长抑素类似物,替莫唑胺胶囊等。
替莫唑胺是一种口服烷基化剂,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应用于侵袭性或恶性垂体肿瘤的治疗。它也被发现在一些非常难治性的,大的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耐药的泌乳素瘤中有一定的成功。
No.8
手术在泌乳素瘤中的治疗作用
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指征包括:
①正规的药物治疗后肿瘤仍在增大。
②垂体(瘤)卒中。
③不能耐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耐药。
④持续的视交叉受压:治疗15天——1个月后视力无好转。
⑤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给药期间出现脑脊液漏。约有74.7%和34%的泌乳素素微腺瘤(MICs)和泌乳素大腺瘤(MACs)病人手术后PRL恢复正常,复发率分别为18%和23%。
而且对卡麦角林有部分性耐药的患者在手术减瘤后,使用比术前剂量更低的卡麦角林能达到PRL正常。
No.9
放疗在泌乳素瘤中的作用
由于泌乳素瘤是最耐辐射的垂体瘤之一,治疗效果差,且存在与放射诱发垂体功能减退的高风险。
因此,放疗仅适用于不通过手术控制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耐药的病人,以及非常罕见的恶性泌乳素瘤患者。且应该优先考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