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带您看懂体检丙肝抗体阳性报告
原创:肝胆相照一家人 2019-12-20
以下文章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作者出场专家:娄金丽
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HCV)检测作为丙型肝炎筛查的首选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且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比较好。抗-HCV与乙肝表面抗体不同,它拥有:不具有保护性、不易清除、可终身携带、无法鉴别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的特点,且感染后人体出现抗-HCV的窗口期较长。在免疫功能障碍的病人中,抗-HCV出现的时间更晚,一般2年后才出现,所以抗-HCV不能用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对于抗-HCV的检测结果阴性时,表示体内未感染HCV;但阳性时,并不能说明一定存在HCV感染,那么抗-HCV检测结果阳性应该如何解释?
今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娄金丽教授带您解读检验报告,请您继续往下看!
1. 抗-HCV阳性,但HCV RNA阴性,肝功能正常,说明曾经感染过HCV,目前已经痊愈,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2. 抗-HCV阳性,同时HCV RNA阳性,无论肝功能是否异常,可以判断病人患有丙型肝炎,应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丙型肝炎是可以治愈的。
3. 抗-HCV阳性,应考虑是否为高危人群,如具有输血史、静脉注射毒品史、透析及不洁性行为史等,并可根据HCV RNA判断是否为丙肝患者。
4. 抗-HCV阳性,也可能是假阳性。因为类风湿性疾病、高免疫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患者血清存在抗原抗体的交叉反应。

娄教授还表示,通常抗-HCV为丙型肝炎的筛查检测,确诊还需进行HCV RNA检测。关于抗-HCV与HCV RNA联合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见下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