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光兵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
脐疝治疗方法
1747人已读
腹腔镜技术(IPOM):在中国,使用腹腔镜修补脐疝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多。 腹腔镜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明确缺损边缘, 发现合并的上腹疝或隐匿疝。 这在开放手术时很难做到,尤其当脐疝缺损较 小,不能满意的用手指进行腹腔内探查。 许多大缺损周围存在小缺损,如果遗留会导致复发率增加。 腹腔镜技术因为将补片放置在腹腔内,可以提供足够的覆盖范围。
腹腔镜技术首先需要进入腹腔,常用的方法是 自左侧肋缘下使用气腹针建立气腹,根据腹腔内粘连情况及缺损的大小,使用 3~5 个戳卡完成手术。 典型的戳卡布局为左侧腋中线平脐作为观察孔,其上下再使用 2 个 5 mm 戳卡作为操作孔。 首先进行腹腔内探查,再评估腹壁及脐疝缺损的情况。 接着还纳疝内容物及分离疝内容物与缺损和腹壁的粘连。 脐疝时这种粘连多不严重。 松解粘连还纳疝内容物后,腹腔内测量缺损大小,选择合适补片,做到每个方向上 5 cm 范围的覆盖。 可以腹腔内缝合关闭缺损,或使用钩针。 补片需要妥善固定,可以使用缝合、钉枪、医用胶或混合使用上述技术。 需保 证腹腔内脏器不接触补片的非防粘连部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