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黎章 三甲
陈黎章 主治医师
华西医院 神经内科

同窦狭窄,不同诊疗

1782人已读


静脉窦狭窄可以导致搏动性耳鸣和假性脑瘤。二者有时可以共存,有时又独立存在。针对不同表现,虽都可以进行静脉窦支架植入,但治疗方法却不相同。

单独表现为搏动性耳鸣的静脉窦狭窄,重在血流动力学,静脉窦狭窄引起局部血液涡流。而表现为假性脑瘤的静脉窦狭窄,重在堵(瘀滞),通而不畅。
因此,虽同为静脉窦狭窄,具体诊疗方式选择却又不同,主要表现在病因学搜寻和评估流程不同。


随着对假性脑瘤的不断认识,诊断标准也在不断变迁。目前最常使用的还是1937年的Dandy标准: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体征(脑脊液压力大于25cmH2O);除外展神经外无定位体征;脑脊液成分正常;无颅内占位,脑室正常或稍小。

对于假性脑瘤的患者,应考虑静脉窦狭窄为潜在病因学。虽然二者确切关系,鸡生蛋和蛋生鸡,还在研究及争论。但静脉窦狭窄可导致颅内压增高是不争的事实,静脉窦支架可治疗伴静脉窦狭窄的假性脑瘤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伴静脉窦狭窄的假性脑瘤,重在1.排除其他继发性病因,2.明确静脉窦狭窄两侧是否存在压力差(一般需要超过8-10mmHg)。

伴静脉窦狭窄的假性脑瘤,静脉窦支架目的保持静脉窦的最大引流。因此,选择直径更大,贴壁更好的支架才为理想。显然,自膨支架尤为理想。

自膨支架相比微导管释放支架到位较为困难。颈静脉球的解剖结构,由于患者对疼痛无法耐受,因此需要全麻,通过血管装置和自膨支架需要一定的手术技巧,可以参照之前我们发表的FLRAS技术。


搏动性耳鸣病因学可分为动脉相关,动静脉分流异常,静脉相关及其他。因此,对于不同年龄,不同伴随症状的搏动性耳鸣,病因侧重筛查也不一致。如动脉相关的耳鸣,中青年动脉狭窄以纤维肌发育不良和夹层为主,老年人狭窄则动脉粥样硬化多见。

静脉窦狭窄相关搏动性耳鸣,重在评估搏动性耳鸣和静脉窦狭窄是否相关,诊断性支架植入后患者耳鸣症状是否可以消失?如不消失,支架是否可取出体外;如消失支架是否可释放于颅内。

因此,麻醉方式选择,患者需要清醒。血管内装置及支架容易到位。微导管释放支架和自膨支架,显然前者,更有优势。5F穿刺鞘,5F椎动脉管放置在颈静脉球近段,微导管+Solitare AB(美敦力是否可以考虑给予点广告费?😄)完美选择,进可释放于颅内,退可撤出体外。


因此,虽同为静脉窦狭窄,但评估流程和血管内治疗方法却不大一样。

而欣慰的是,治疗效果都还比较不错。但,伴静脉窦狭窄的假性脑瘤患者未经过及时的诊治,致残率较高(可以导致永久性视神经萎缩,失明);而搏动性耳鸣,最大的影响可能还是生活质量不高,以及对部分患者心理影响较大。

因此,面对假性脑瘤和搏动性耳鸣的患者,应考虑静脉窦狭窄可能为潜在病因学,并且可治。

作者简介陈黎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目前师从郑洪波教授从事脑血管病及神经介入,担任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青委会副组委、四川省卒中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兼任秘书、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委会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

以第一作者在Neurology、Neurosurgery Focus、World Neurosurgery等杂志发表 SCI 论文7篇。

陈黎章
陈黎章 主治医师
华西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