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召军 三甲
王召军 主任医师
哈医大一院 心内科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有更好的治疗方法了

2060人已读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新技术的成熟应用使过去手术风险极高,效果不确切的治疗方案基本淘汰。 哈医大一院心内二病房实时跨主动脉瓣压力显示下室间隔建模法指导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新技术不仅获得了科研基金的大力支持,而且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正式开展该项新技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有福气了,不需外科开胸,不需全麻,全程电生理监控,全程压力显示,损伤小,效果好,费用低。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m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室间隔增厚引起左心室流出道(1eft ventricular outnowtract,LVOT)狭窄,进而导致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显著增加,可引起胸痛、胸闷、晕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研究显示,LVOT梗阻越严重,临床症状越明显,预后也越差。肥厚型心肌病可起病于任何年龄,是青年人心源性猝死的首位病因和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肥厚型心肌病在我国成人发病率为千分之二,约有260万患者,其治疗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难题。现有治疗方案包括外科切除法,酒精消融法,右室起搏法,经心尖穿刺室间隔消融法等,但分别有手术损伤大,风险高,效果差,不能预先准确避开正常传导束,技术不成熟等原因未能广泛开展。

采用室间隔减容术减轻LVOT梗阻,是药物治疗无效HOCM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室间隔减容术主要包括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和酒精室间隔化学消融术。但这两种方案都有损伤大,并发症多的缺点。右室起搏法效果差,临床已经很少使用。超声引导下经心尖经室间隔心肌内进行微创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但该方案对超声医师的指导极度依赖,对超声医师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且不能预先准确避开正常传导束,需临时起搏备用。以上方案的各种不足限制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治疗技术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借鉴以上技术出现的经皮介入主动脉逆行心内膜射频消融室间隔法体现出损伤小,风险小,技术成熟,效果好等优点,但该方法国内外多为心内超声指导下消融,多为经验性消融后验证效果,存在过度消融或消融不足的较大不确定性,同时对电生理医生技术要求较高,费用较高,推广困难。

哈医大一院心内病房2018年在省内最先开展了第一例CartoSound指导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消融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术中即使患者的跨主动脉压力回复正常,且随访至今效果确切。


哈医大一院心内病房应用室间隔建模法指导下实时跨主动脉瓣压力显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新技术,可仅通过三维导管建模,准确判断室间隔肥厚位置,有实时显示导管消融位置是否位于靶点区域,实时显示跨主动脉瓣压力下降情况,实时评价消融效果,实时监测正常传导路径有无损伤等优点。


哈医大一院心内七病房将为广大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王召军
王召军 主任医师
哈医大一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