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成顺 三甲
张成顺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骨伤科

张成顺教授〖沈阳卫生与生活报〗谈骨折后警惕骨不连

1879人已读

作者简介:张成顺,骨科专家。1973年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8年。任职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退休。擅长脊柱骨关节疾患、创伤,骨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的诊治。注重颈椎、腰椎、髋关节置换等的再手术研究。现任济宁市中医院骨伤科微创首席专家。

1.骨不连的原因

骨不连的原因虽多,但总的说来,人为因素(医原性)大于其他因素。

全身因素

年龄不同年龄骨折愈合的时间差异很大,如新生儿股骨骨折2周可达坚固愈合,成人股骨骨折一般需3个月左右才能愈合。儿童骨折愈合较快,老年人 则所需时间更长。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欠佳,特别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症、恶性肿瘤以及钙磷代谢紊乱等,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药物抗风湿类和抗炎镇痛剂应用较多,可影响骨折愈合;抗凝血药、激素类药也能使骨折叙合减慢。

局部因素

局部因素是造成骨不连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骨折的类型和数量骨折断面接触面小,愈合较慢。多发性骨折或-骨多段骨折,愈合较慢。

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这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骨折的部位不同,骨折段的血液供应状况也不同。
软组织损伤程度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特别是开放性损伤,可直接损伤骨折段附近的肌肉、血管和骨膜,破坏从其而来的血液供应,影响骨折的愈合。
感染特别是开放性骨折,?局部感染可导致化脓性骨髓炎,出现软组织坏死和死骨形成,严重影响骨折愈合。

此外,有肌、肌腱等组织嵌入两骨折端之间,不仅影响骨折的复位,而且阻碍两骨折端的对合及接触,使骨折难以应合甚至不愈合。 治疗方法不当

1.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可损伤局部软组织和骨外膜,不利于骨折愈合,应予避免。凡已达到功能复位标准者,则不宜再行复位。

2.切开复位时,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过多影响骨折段血供,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3.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过多地摘除碎骨片,造成骨质缺损,影响骨折愈合。

4.骨折行持续牵引治疗时,牵引力过大,可造成骨折段分离,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5.骨折固定不牢固,骨折处仍可受到剪力和旋转力的影响,干扰骨痂生长,不利于骨折愈合。

6.过早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可能妨碍骨折邮位的固定,影响骨折愈合。

2.骨不连的临床表现

骨不连有其好发部位,以四肢长管状骨多见,诊断依据和临床表现如下:
异常活动骨折断端有异常活动,在做骨折断端活动检查时有假关节异常活动,即可初步诊断为骨不连。骨折后4个月的异常活动有可能是延迟连接,骨折后8个月仍有异常活动的为骨不连。

疼痛患者站立、上肢试做负重,在骨折段两端加力或纵向叩击时,产生疼痛。

畸形与肌萎缩多数骨不连患者肢体可有成角、缩短与旋转畸形,由于长时间不能使用肢体,关节挛缩畸形与肌肉萎缩都可同时出现。

负重功能丧失患者骨干骨折后的骨不连负重功能丧失,上肢不能提重物,下肢不能站立,如股骨颈折不连接可有跛行。

骨传导音降低骨不连或骨延迟连接者的骨传导音较健侧弱。

3.确诊骨不连影像学检查很重要

骨不连的确诊除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外,很重要的是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分析,以供临床医生作为诊断参考.依据,为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和实施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X线检查能发现骨折端有间隙、骨折端硬化、骨折面光滑清晰、骨髓腔封闭、骨质疏松、骨痂间无骨小梁形成、假关节等。

ECT检查是判断骨折愈合的可靠依据,对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骨折、判断有无血运不良有重要价值。

骨髓腔造影(骨髓腔内静脉造影),多用于胫骨骨折不愈合。虽然骨不连在临床上可用其他方法了解,但难以得出早期诊断,用此法可早期诊断骨折是否发生骨不连,以便早日改变治疗措施,而不致将骨不连推迟到8个月之后再做相应处理。

4.骨不连的西医治疗

根据骨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

骨不连的早期治疗

全身及抗感染治疗加强全身营养,补足钙、维生素及蛋白质等。若有感染,要迅速控制感染,力争伤口早日愈合。

局部治疗

1.用电刺激。

2.及时检查发现固定上的问题。

3.反应性骨延迟愈合,这种X光片显示骨硬化征相并不意味着骨细胞死亡,恰恰相反,它说明骨端血运丰富,引起大量骨生成。这一现象有着重要的治疗意义。

尽管有许多治疗骨不连的方法植骨术加可靠固定是治疗骨不连的重要方法,但植骨术(特别是自体)仍然是治疗骨不连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同一人体上将骨从一个部位移植到新的部位,称自体骨移植,它的成功率最大。

5.骨不连的中医治疗

中医对骨析有四大治疗方法:1.整复局邮外固定↓对骨不连楼部位,选择适宜的小夹板外固定,确保纵向应力刺激,促进骨愈合。2.练功:注重正确的功能锻炼,不但可以防止并发症,有利于功能恢复,还能促进骨折愈合。3.内服药。4.外用药。临床上根据不同体质、不同部位辨证施治。
骨不连的内治法行气活血法又称为行气消瘀法。它包括活血化瘀与理气的药物应用。常用方为:

复元活血汤组成柴胡15克,天花粉10克,当归尾10克,红花6克,穿山甲10克,酒漫大黄30克,酒精桃仁12克。用法水煎、分2次服。

补气养血法骨折后,由于长期卧床不能经常活动,日久会导致体质虚弱而出现气血号损,故宜用补气养血法。适于平素气血虚弱而出现气血耗损较重,筋骨萎软或迟缓愈合者,常用方为:四君子汤 组成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白术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十全大补汤组成党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熟地黄12克,白芍12克,黄芪10克,肉桂0.6克(冲服)。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补益肝肾法 根据所谓肝主筋、肾主骨学说治疗骨不连用此法。常用方为: 壮筋养血汤组成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续断12克,红花5克,生地12克,牛膝9克,牡丹皮9克,杜仲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生血补髓汤 组成生地12克,芍药9克,川芎6克,黄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牛膝9克,红花5克,当归9克,续断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骨不连的外治法 本法较多。有外用药物、手法、夹缚固定、牵引、手术和练功疗法等。对骨折不连接可酌情选择运用。外用药物是中医学治疗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此法具有局部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接筋续骨等功效。外用药的剂型如下:外敷接骨散 组成骨碎补,血竭,硼砂,制乳香,制没药,土鳖,续断,大黄,自然铜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酒调或用蜂蜜、麻油、凡士林等调敷骨折处。禁忌 皮肤过敏或有皮肤病者禁用。

6.预防骨不连做好骨折复位早期预防,消除不利骨析愈合的因素,这对防止骨不连的发生将起重营作用。

1.运送伤员时,骨折固定要妥当,以减少局部创伤;同样做手法复位时,动作要轻柔,以减少局部创伤:严重创伤以及过多的骨膜剥离,必将影响骨愈合。
2.早期复位,从而加快骨折愈合。

3.尽量采用非手术复位法。手术复位不可遮免地要损伤骨膜及局都血管,这都将导数骨折意合的缓慢,但对确有较组织嵌人的某些骨折仍须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在骨折治疗中,为防止骨不连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骨折端形成间隙采用牵引治疗时,防止过度牵引,以免骨折端分离形成间隙,也应对肱骨悬吊石膏造成的骨折端分离弓|起足够的重视。

骨折固定要完善时间要充足完善的固定是指骨折端固定后,消除了骨折端的有害应力,包括骨折附近关节的石膏固定及牢靠的内固定等都应达到这一目的。固定时间不宜太短,骨痂生长应在除去外固定后,能经得起一般非负重性活动。过早地去除固定,很容易发生骨延迟连接和再骨折骨折固定期间,应注意活动非制动关节,早期离床活动,改善全身情况,防止合并症,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注意用药最有害的药物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它们会使骨质疏松,改变骨的代谢,骨折后不应服用。
避免感染手术后或开放性骨折的感染,可破坏骨折端血运,对骨折愈合过程影响较大。

30191011212912581_0001_看图王_wps图片.jpg

张成顺
张成顺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