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影琦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疫情中的应激反应(三)

发表者:张影琦 人已读

适当强度的应激反应对人有积极意义,它们可提高人的警觉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和适应能力,也可以增进工作和学习的效果。然而,如果应激反应过于强烈、过于持久,那么不管这些反应是生理性、还是心理性的,都将是有害的。

应激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应激障碍

01急性应激障碍

(持续数小时至一周,1个月内缓解)

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02创伤后应激障碍

(持续3个月以上。PTSD)

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和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03适应障碍

(持续1个月以上)

是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小知识点

应激源

应激源又称应激因素,指任何能产生应激反应的有害刺激。

分类

按不同环境因素,将应激源分为三大类:①家庭环境因素:如父母离异,亲子关系恶劣等;②工作或学习环境:如工作负担过重、职业转换等;③社会环境因素:如严重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