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奇权 三甲
陈奇权 副主任医师
西南医院 皮肤科

布特乳膏可以用来治疗玫瑰痤疮么?

5116人已读
1581552080227.png

布特乳膏的大名叫氟芬那酸丁酯乳膏,是一种外用的非甾体类药物(NSAIDs),说NSIADs可能大家会觉得陌生,但其实这类药物大家一点也不陌生:退烧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止痛的塞来昔布,还有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都属于此类。

1581552113906.png

把本来系统口服用于消炎止痛退烧的NSAIDs药物,制作成外用药膏来使用,这一点都不稀奇。不过它们最初是用来治疗关节炎、头痛或者局部止痛的,很多狗皮膏药之所以有一定的止痛效果,多少是因为添加了NSAIDs成分在里面。关于局部外用的NSAIDs,欧美国家至今为止也只是用于以上提到的这些适应症,近几年也开始用于皮肤科,不过只是用于治疗日光性角化等日光相关性皮肤病。

而把外用的NSAIDs制剂在皮肤科发扬光大做大做强的,就是日本人了。他们认为NSAIDs类药物既然有抗炎作用,那很多皮肤炎症性疾病是不是就可以外用这类药来处理,而避免用大家都讨厌的激素了。人们对激素有多讨厌,那这类药物的市场就有多大。因为NSAIDs不含激素而且可以抗炎,不正是大家一直苦苦追求的么。在日本人的努力下,各种NSAIDS类外用药膏就开发出来了,用于皮肤科的适应症也不断扩大,皮炎湿疹自然不在话下、还有带状疱疹、脂溢性皮炎、疤痕疙瘩局部瘙痒等等…

不过貌似欧美国家对这类药物用于皮肤科的适应症并不感冒,不过同为东亚人民的我们和台湾人民等,很快就接受了,布特乳膏也就是国产的外用NSAIDs药膏,貌似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哦,不对,我还忘了丁苯羟酸乳膏。

再补充一点额外小知识:水杨酸的专业化学名叫『邻羟基苯甲酸』;阿司匹林的专业化学名叫『乙酰水杨酸』,因为阿司匹林就是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的,将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换成乙酰基就是阿司匹林了;而布特乳膏中的氟芬那酸丁酯专业化学名叫2-[[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酸丁酯,大家看名字可能就看出来点端倪了,其实也是在苯甲酸环上修饰一些基团而来。所以,难怪它们是一家子,发挥类似的作用,只是基团修饰之后,在机体内的代谢稍有不同,抗炎效应和刺激性等不太一样而已。

1581552417895.png

1581552406807.png


1581552461570.png

而NSAIDs类药物发挥抗炎作用,主要作用环氧合酶COX,抑制前列腺素等炎症因子的合成。但是它所作用的这条炎症通路,在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中的参与度并不高,甚至至今未有研究提及,可见它真是毫无存在感,

那大家就很容易理解,针对这样一条在玫瑰痤疮发病中并不参与的炎症通路治疗,自然是没有效果的。事实也确实如此,至今为止也没有非常明确的证据表面外用或者口服NSAIDs类药物对于玫瑰痤疮有效。

然而不管水杨酸,亦或者外用的NSAIDs药膏,对于玫瑰痤疮患者高度敏感状态的皮肤而言,它们的刺激性却是不可忽视的。此类药膏自己的说明书中也诚实坦白的说,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皮肤刺激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所以,在没有明确获益证据的情况下,不要只因为它们头顶着一个“不含激素抗炎药“的大帽子,就觉得“非常适合“。

IMG_20200212_230512.jpg

不好意思,这样的case,QQ看的多了,就会又陷入一阵啰嗦。


陈奇权
陈奇权 副主任医师
西南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