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超哥版“八段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八段锦概述
八段锦,是我国经典传统保健功法之一,是我国古代导引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八段”谓其节数,“锦”谓其珍贵,古人用瑰丽的锦缎比拟其精美,故冠以“ 八段锦” 之美称。“八段锦”之名最早见于宋代。在历代相传中,形成了很多流派,不但在练功姿势上有站式与坐式的不同,而且在动作风格上,也有南派、北派之区别。北派托名岳飞所传,动作繁而难练,刚劲有力,姿势多用马步式,被称作“武八段”。南派为梁世昌所传,动作难度不大,柔和缓慢, 姿势多用站式,故被称为“文八段”;一般的八段锦即指此。文八段在流传过程中,又分化出一种坐式八段锦,故文八段又称立八段。坐式八段锦又称十二段锦。下面跟我们来做吧。
第一段 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要领:直立,两臂自两侧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托天,两足跟离地(吸气)。复原(呼气)。

作用功效:通调三焦气机,有利于培育元气。
第二段 左右弯弓似射雕
动作要领:直立,右足横出一步,呈骑马蹲裆式,双手在胸前交叉后,左手手指呈剑指向左推出,头随之左转,目视左手食指,右手握拳平胸,如拉弓状(吸气),复原(呼气)。再向右作同样动作。

作用功效:有宽胸理气、增强心肺功能的作用。
第三段 调理脾胃需单举
动作要领:直立,左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右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头向前(吸气),复原(呼气)。再向右作同样动作。

作用功效:舒散脾胃气滞,可增强胃肠蠕动,使脾胃功能得到调理。
第四段 五劳七伤把后瞧
动作要领:直立,头慢慢左转,眼望后方(吸气),复原(呼气),再向右作同样动作。

作用功效:对“诸虚劳损”“五劳七伤”所指的各种虚损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第五段 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要领:两足分开约三脚掌长之宽度,屈膝成骑马势,两手扶大腿,虎口向身躯,头及上体前俯,随即向左作弧形摆动(吸气),复原(呼气)。再向右作同样摆动。

作用功效:去心火。
第六段 两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要领:直立,上体前屈,膝盖挺直,两手攀握两足尖,头略抬高,随后恢复直立;再两手背抵住后腰,上体后仰,复原(本节采用自然呼吸)。

固肾壮腰,对腰肌劳损及泌尿系疾病有一定疗效。
第七段攒拳怒目增气力
动作要领:两足分开,蹲成马步,双手握拳,放在腰侧,拳心向上(呼气),复原(吸气)。

作用功效:“攒拳”可激发足厥阴肝经,
使筋骨强健,气力倍增;“怒目”则可疏泄肝气、调和气血。
第八段 背后七颠百病消
动作要领:直立,两臂下垂,掌心紧贴大腿,两膝保持伸直,两足跟提起,离地1-2寸,同时头向上顶(吸气),复原(呼气)。

作用功效:适当的振动对人体骨骼、肌肉、内脏等均是有益的,久练可增强人体抵抗力、祛病强身。
八段锦的价值和意义
从中医角度讲,练习八段锦可有效地平衡
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讲,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这套功法简便易学,功效显著,朋友们赶快练起来吧!
本文是刘玉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