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奇_好大夫在线
5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堵了怎么办?

发表者:汪奇 人已读

冠脉搭桥手术,学名叫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我国也有非常多这样的患者,这些患者往往都是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合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比例超过50%。但不是搭了桥就万事大吉了,桥血管也会狭窄也会闭塞,平均来说,乳内动脉桥的平均寿命有18年左右,而静脉桥的平均寿命为7年左右,所以搭桥术后,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是非常常见的,实际上有很多的搭桥术后再次发生心绞痛或心梗的患者,如何治疗也成了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首先,当然是优化的药物治疗。但是因为搭桥的患者,当初之所以选择搭桥,就是因为冠脉血管多支或弥漫的严重狭窄,这种本身血管情况很差,合并桥血管闭塞,往往药物治疗是不能很好的控制心肌缺血的种种症状,所以药物治疗往往是不够的。

其次,就是再次进行外科搭桥治疗。其实,这是外科大夫不愿意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国内,二次搭桥的数量都是非常少,为什么?首先,二次搭桥较第一次搭桥风险增长10倍左右,解剖结构变化、内部组织黏连等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其次,桥血管的来源问题,乳内动脉、大隐静脉还是桡动脉,往往第一次搭桥就已经使用了。所以和首次搭桥相比,二次搭桥的死亡率、心梗发生率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显著增高,临床获益明显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外科大夫不愿意给做二次搭桥的原因。

最后,就是行介入治疗。相比于药物治疗和二次搭桥,介入治疗效果更佳,有长达16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搭桥术后冠心病的治疗,介入治疗的生存率明显最佳(三者的死亡风险分别为介入治疗0.78:再次搭桥1.03:药物治疗1.0)。而且,有搭桥史的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介入手术成功后绝对生存获益更加显著。所以,搭桥术后桥血管闭塞,应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基础上的介入治疗。

但是,前面也说过,搭桥患者的本身血管情况糟糕,桥血管闭塞后往往面对的是高龄、完全闭塞(CTO)、左主干、弥漫钙化、扭曲等等非常复杂的血管情况,介入手术难度也非常大,所以指南也推荐“技术上可行”是前提!实际上,搭桥术后的CTO的介入治疗只占所有CTO治疗的15.2%,而搭桥术后的CTO介入治疗只占所有搭桥术后介入治疗的5.5%。但是随着介入器械的不断进步和介入术者经验的不断积累,近年来搭桥术后的介入治疗成功率也不断提高!

搭桥术后的介入治疗,首先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一般情况,肾功能,心功能等等,其次是患者的血管情况,是否有明确的心肌缺血,最后是技术问题,是否有能力或把握来开通血管,因为搭桥术后介入治疗的风险较没有搭桥史的患者明显增加,所以建议将搭桥术后CTO病变患者转诊至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心脏中心治疗。

综上所述,搭桥术后,桥血管堵塞,建议首选药物治疗基础上介入治疗!建议找大的心脏介入中心和经验丰富的介入术者操作!

汪奇大夫专家门诊:门诊大楼7层,每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本文是汪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