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汪奇 人已读
经常在临床碰到这样的患者,有明确的心绞痛症状,冠脉CT或冠脉造影发现冠脉主要的血管有超过80%的严重狭窄,这是支架植入的绝对适应症,但患者就是对支架抗拒,不愿意植入支架!
我想说的是,支架并不是定时炸弹,也不是过时技术,而是目前全世界治疗冠心病的主流治疗措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植入心脏支架。具体可见我的科普文章《冠脉支架不是“定时炸弹”!---支架术后的常见问题解答》
当然也有这样一部分患者,对支架植入确实存在相对的禁忌,在植入支架时确实需要商榷、慎重。
第一, 是对金属过敏的患者,那么金属支架植入后可能反复再狭窄,需要格外谨慎;
第二, 支架反复再狭窄的患者,反复植入支架往往效果不佳;
第三, 年轻的患者,随着冠心病日益年轻化,越来越多年轻的冠心病患者,一旦植入支架,那么在他漫长的人生中,支架出现再狭窄往往可能是大概率的事件,所以也需要格外慎重;
第四, 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合并恶性肿瘤亟需外科手术,合并消化道出血等等情况,这样的患者往往无法按照指南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波立维,替格瑞洛等),这样的患者植入支架也要谨慎;
第五, 当然患者的意愿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患者对金属支架有强烈的抗拒,植入支架也需要慎重。
针对上述的患者,药物球囊扩张是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什么是药物球囊?首先了解一下普通球囊,这是在介入手术中非常常见的工具之一,负责把狭窄的部位扩张,而药物球囊就是在普通球囊的表面包裹有一层药物膜,这个药物和药物支架上抹的药物相似,目前主要是紫杉醇,送到病变处局部扩张40-60s左右,药物可以快速渗透到病变局部,从而起到抑制细胞过度增生的作用,局部没有任何金属残留,达到了介入无植入的目的。
药物球囊原来主要是应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应用于冠脉原位血管,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要说的是,不是所有的病变都可以完成药物球囊扩张,为什么?因为在药物球囊扩张前,我们会预先使用普通球囊扩张,预处理病变,部分病变会出现严重的夹层或溃烂,阻断血流,这种情况就必须及时植入支架,支撑起血管腔,恢复血供。什么样的病变容易发生严重夹层及溃烂,可以根据术中的血管内超声(IVUS)或光学相干成像(OCT)进行初步预判。根据笔者近百例的经验,最后完成药物球囊扩张的比例在9成以上。
关于药物球囊的相关事宜,欢迎在线或门诊咨询。
专家门诊:门诊7层,每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本文是汪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