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客,别忽悠了自己——警惕职业倦怠
悠客:指的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一段时间内,主动从高速运转的职业状态中暂停或减缓下来,远离紧张忙碌的上班生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 给放一个大假,或者尝试一个梦想已久的全新的开始……他们不再是工作的机器,他们想自主地控制生活的节奏,缓慢而悠闲的生活着。
悠客通常是在职场打拼多年后,逐渐成熟并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我真正需要的?”,而选择远离紧张忙碌的生活。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则因为日复一日的工作忙碌、精疲力竭而怀揣着“悠客”的梦想。悠客可以作为一种需要,但更要警惕“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多在工作五年左右出现,三十多岁的职场熟手中常见。在心理咨询门诊中,有很多来访者表达出自己工作工作压力过大,难以应付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者是自己心气太高,即使现在工作不错也满足不了自己,也有公司的工作理念与个人价值观不相一致,长期下来也会觉得身心俱疲。这类心理求助者在服务性质行业员工尤甚。工作负担过重、凡事追求完美、人际关系复杂或紧张、常见人岗的“不匹配”、个体缺乏有效的解压方法都会使得人们有职业倦怠感,开始有做“悠客”的想法。
医生也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人群之一,门诊量大,手术量多,,休息时间少。但是必须自己要学会调整,如果很容易职业倦怠感不加以处理的话,就会习惯于“抱怨” 或者“逃避”,即使换了一份工作也仍然会如此。
在此推荐大家可以把自己对工作的想法写下来,分析下从当前工作中能实现哪些东西,自身具备哪些特质能胜任这份工作,这份工作还需要具备哪些东西,我对生活、家庭、金钱及待人等的理念与这份工作一致吗?自己去认真评估一下是不是匹配。接下来给自己定一个恰当的可实现的目标,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注意减压,将工作与生活分开,关注自己的身心需要。抑或是从家人、同事、朋友当中寻求关心和支持,都是帮助自己尽快摆脱职业倦怠期的好方法。
当然,如果自己经过评估调整,觉得自己确实不适合,暂时歇歇脚,过一把“悠客”瘾也未尝不可。但提前必须是自己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悠客的条件。在经济上是否拥有足够的个人财产或者足够的理财知识,以保证个人财产持续稳定升值;在生活上是否做了很好的职业规划,不能漫无目的、无所事事,而应当只把“悠客”这一状态当做人生的一个驿站,歇歇脚,作为过渡,之后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到自己描绘好的人生版图中拼搏。
本文是徐子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