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芳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新冠肺炎隔离人员心理防护指南

发表者:卢芳 人已读

受本次疫情的影响,为了他人及自身的安全,许多人需要在家观察隔离,可能隔离中的一部分人会不适应当前的状态,所以奉节县人民医院精神科心理治疗师编制了以下心理防护指南:

这次疫情,是一个公共的社会心理事件,施与我们的压力在持续增涨。面对这样的压力情境,我们的心理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现变化:

1.情绪上出现紧张、担心、焦虑、恐惧、容易烦躁、愤怒、麻木、内疚、无助、不知所措;

2. 思维上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对身体各种感觉特别关注,并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疫情”联系起来、低自尊、自责、感觉被隔离;

3. 生理上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少或增加、恶心、坐立不安、尿频、腹泻、出汗、肌肉紧张及发抖、甚至出现血压、体温升高;

4. 行为上出现反复查看疫情的进展消息、测量体温、吵闹、危险行为、工作或学习效率出现问题。

当负面信息(新冠肺炎)持续地给我们增加压力,而这种压力又得不到排解时,有些人就会处于焦虑恐慌中,从而失去基本的判断力、情绪、思维、生理、行为等方面短时间内表现异常,出现上述的反应,是正常的表现,几乎所有人在应对应激事件时都会产生,唯一的区别在于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面对我们被隔离的不良情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

1、 接受改变

主动适应居家隔离的生活,尽量不出门,少接触,勤洗手,戴口罩,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家人和他人。

2、 适当的浏览新闻

看新闻本身没错,但过量的刷消息就可能导致焦虑情绪,减轻焦虑从少看新闻开始,比如规定自己每天只浏览30分钟相关消息,并且从国家权威机构处获取消息,不道听途说,不听信所谓的小道消息。不因为媒体对坏新闻的传播和民众的造谣,加大我们的压力和恐慌。

3、 寻求亲友的支持

物理的隔离,容易让我们出现心理上的孤独和被抛弃感,因此,隔离期间,我们可以借机好好陪伴被一同隔离的父母孩子,增进与家人的沟通,加强情感联结,或者通过电话和网络的方式在隔离外的人那里获得支持和倾诉。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亲人既是我们情绪的宣泄口,也是我们支持和关心的来源。疫情面前,每一份支持都万分可贵。

4、 保持健康活动

1. 适当的运动。运动会增加我们体内的多巴胺分泌,为我们带来愉悦的感受。因此,我们可以做一些室内运动,如室内跑步、瑜伽等。

2. 规律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保持规律的睡眠节律。有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

3. 规律饮食。为我们维持机体机体的健康提供一道天然屏障。

5、 建立快乐计划。

寻找让自己快乐的事,如看书、看电影、听舒缓的音乐、喝茶、做手工、与家人一起做饭、与宠物玩耍等。

6、 放松训练

学习一些放松的方法,在自己及家人处于比较明显的焦虑紧张、坐立不安、失眠时,带领其进行自我放松。如腹式呼吸法(采用鼻子呼吸,腹部吸气,重复做这样的呼吸20次遍)、想象放松法(想象最能让自己感到舒适、惬意、放松的情境,如大海边、森林、乡间小路等自然景观)、渐进式放松法(按顺序从头、颈、身、上肢、下肢、臀部,每个部位先紧张后放松)。以期达到调整心理状态。

7、 保持正向的思维。

多说多想正性的、积极的东西,鼓励自己和他人。相信党和政府,相信人民的力量,相信科学和专家,我们一定能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奉节县人民医院精神科已开通24小时免费心理服务热线:56623352,如您需要帮助,敬候来电。


本文是卢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