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尿药物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吗?

利尿剂主要有四类: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和渗透利尿剂。不同种类的利尿剂对骨代谢的影响也不一样。
说到袢利尿剂,大家可能会陌生,可是提到呋塞米(速尿)、托拉塞米(伊迈格、特苏敏),应该不陌生。这类药物属于强效利尿剂,常用于水肿、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改善,缓解下肢水肿。
这种药物通过抑制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重吸收进而抑制钙离子的吸收,可能会引起体内钠、钾、钙离子代谢失去平衡,造成钙流失过多发生腿抽筋。该类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常累及全身,尤其是髓部等非脊柱部位。研究发现,适当补充钙(日摄入量1000mg)和维生素D可以降低骨折发生率。
噻嗪类利尿剂属于中效利尿剂,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氢氯噻嗪(又名“双克”)。有研究发现,噻嗪类利尿剂刺激远端小管重吸收钙,从而降低尿钙排泄,保持骨密度。理论上而言,噻嗪类利尿剂可以预防骨质疏松。2018年的一项Meta分析也显示:噻嗪类利尿剂的使用可以降低骨折的风险。
可是,噻嗪类药物也可以引起血浆钙浓度升高,且中断治疗后高钙血症可能会持续存在。因此将噻嗪类利尿剂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还为时尚早。请大家切记:噻嗪类药物不能作为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
保钾利尿剂属于低效利尿剂,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螺内酯,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使Na+、C1-和水排泄增多,K+、Mg2+和H+排泄减少,对钙、磷离子的作用不定。另一种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减少钙排泄的机制尚未阐明,同样不能确定其对骨质的影响。

如果您的家人正在使用强效利尿剂,注意叮嘱他跌倒预防、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及戒烟。同时应考虑他有无骨质疏松的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绝经、高龄、既往脆性骨折史等。对于存在骨折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还应考虑检测骨密度,一旦确诊骨质疏松后积极治疗,而不要擅自停用正在服用的药物。
骨质疏松的治疗较为复杂,不仅仅是补钙、多喝牛奶而已。药物调节骨质的机制也很复杂,加之某些药物特殊的服药周期(比如按月每周一次)和服药方法(皮下注射、口服),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不要擅自使用或不考虑肾功能的情况下擅自补钙,以免引发新的问题。
关注我们,日后会一一给大家介绍。
1、刘琛,王育琴.药源性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致病药物及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6):367-372
2.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antiepileptic-drugs-and-bone-disease?search=%E6%8A%97%E7%99%AB%E7%97%AB%20%E9%AA%A8%E8%B4%A8%E7%96%8F%E6%9D%BE&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
3. X. Xiao, Y. Xu, Q. Wu. Thiazidediuretic usage and risk of fracture: a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OsteoporosisInternational. 2018 Jul;29(7):1515-1524.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