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视程人工晶体的设计原理和视觉效果
白内障手术已经从单纯混浊的晶状体的简单复明为目的的治疗,演变为同时通过白内障手术来校正原有屈光不正的方法。目前,人工晶体不仅可以补偿球面误差,还可以补偿散光和老视,提供视觉功能的完全恢复,并具有高水平的脱镜率。
人工晶体的分类:人工晶体按照光学形成焦点的数量,可简单分为单焦点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和连续视程人工晶体 (EDOF)。
1、单焦点人工晶体(IOL):在过去几年中,植入人工晶状体(IOL)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远距离的正视。
2、多焦点人工晶体(MIOL):旨在减少眼镜依赖,改善与生活质量相关的特定方面。与单焦点人工晶体相比,植入MIOL后未矫正的近视力(UNVA)显着改善,同时未矫正远视力(UDVA)也未明显降低。然而,MIOL提供的视觉质量也存在着一些顾虑,例如眩光、光晕或对比敏感度(CS)降低。
3、连续视程人工晶体(EDOF):虽然EDOF人工晶体的外观与一般多焦点人工晶体的外观非常相似,但光学系统原理却完全不同。EDOF人工晶体使用特有的小阶梯光栅来产生一个新的光衍射模式。阶梯衍射光栅的表面积或直径决定了人工晶体的衍射能力,而过渡区域之间的阶梯高度决定了光的分布。EDOF人工晶体优化了小阶梯的形状、高度和间距,以实现来自晶体不同区域的光的相长干涉,从而延长焦点变为一段焦线,帮助患者术后实现连续变焦,拥有从远到近连续且清晰的视力。
迄今为止的科学证据表明,比较三种新型衍射设计人工晶体的视力和屈光结果、三种人工晶体都能得到出色的视觉结果,并且具有很高的脱镜率。EDOF晶体拥有更好的远和中间视力水平,而三焦点人工晶体产生更好的近视力。三焦点人工晶体视觉异常发生频率较高。
本文是刘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