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崔莉 三甲
崔莉 副主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风湿免疫科

有一种耳聋要看风湿免疫科,可以吃药改善-1

1933人已读

2020年3月3日是第21个“全国爱耳日”,也是“世界听力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持听力,终生受益”。因疫情的影响,我们的宣传改为网络,下面是健康时报和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刊登的一篇来源于真实病例的科普文章,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关注风湿性疾病所导致的耳聋


“不想活了,一头撞墙死,一了百了”,2019年夏天,刚刚住进新家的崔阿姨突然出现了鼻堵,流黄涕的症状,偶尔还有涕中带血丝的情况。崔阿姨立即前往当地就诊,初步诊断为“慢性肥厚型鼻炎”并进行了手术治疗,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手术并没有改善崔阿姨鼻部症状。

两个月后(2019年10月)崔阿姨出现双耳听力下降的症状,周围的声音听不清楚,和家人说话要用喊;很快又岀现了双眼发红、疼痛,畏光流泪,伴严重的头痛,全身肌肉酸疼等不适。“结膜炎、鼻窦炎、中耳炎”的最新诊断让崔阿姨十分焦虑,各种不适令崔阿姨十分痛苦,口服抗生素和止疼药效果甚微。

几经辗转崔阿姨来到我院眼、耳鼻喉科就诊,诊断结果与外院不尽相同,“巩膜炎、鼻窦炎、中耳炎”。但是经验丰富的眼、耳鼻喉科大夫并没有仅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建议崔阿姨立即前往风湿免疫科会诊,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

来到风湿免疫科后,通过仔细询问病史,风湿免疫科的医生初步找到怀疑的方向,并进行相关检测。果不其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结果和预想一样,ANCA-蛋白酶3>200ru/ml(参考值为0-20ru/m),肺CT示肺磨玻璃结节影。

此期间崔阿姨症状进一步加重,浑身极度不适,听力下降到听不见任何声音并出现了低烧,风湿免疫科崔主任立即以“系统性血管炎”收入住院。入院后检查发崔阿姨炎症指标明显增高(血沉93mm/hC反应蛋白62mg/l),鼻粘膜活检示“少许息肉样粘膜组织显慢性炎症,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结合临床表现诊断考虑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

那么什么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呢?ANCA相关性血管炎属于系统性血管炎的一类,是一组累及小至中等血管并具有一些相同临床、病理和实验室特征的血管炎,分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三种,主要累及上、下呼吸道和肾脏;有些患者还有成人起病的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数据显示将近一半的GPAEGPA患者病程中出现过耳聋,但由于临床表现不特异,常常被医生和患者忽略。

崔阿姨就是发病初期被忽略的典型例子,幸好在后期治疗中被及时发现,经过三周的对症治疗后,崔阿姨鼻堵、眼红、眼痛、头痛症状明显缓解,炎症指标降至正常,听力也得到一定恢复(见图),可以和周围人交流了。崔阿姨感慨地说“靠你们的帮助,我终于活过来了!”

耳聋从病因上划分有一类属于自身免疫性耳聋,也就是由自身免疫性因素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如果多个器官出现问题,特别是合并有耳聋的情况,看完耳科记得再来风湿免疫科看看,也许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网站字数限制,后面内容见-2)

崔莉
崔莉 副主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风湿免疫科